
為什麼抹黑運動會奏效
人們更容易相信關於他們認為與自己不同的人的虛假資訊

為什麼抹黑運動會奏效
人們更容易相信關於他們認為與自己不同的人的虛假資訊

MIND 評論起源:出生前九個月如何塑造我們的一生

我的效應
你對其他人的情緒有強大的影響

尼安德特人的象徵主義:證據表明符號思想具有生物學基礎
抽象思維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早出現

黑猩猩用手交談
猿類右手勢暗示人類語言的起源

強調負面
我們的大腦對負面情緒線索的反應比對正面情緒線索的反應更強烈

跳躍的神經DNA是腦可塑性的關鍵?
神經元中的額外突變可能有助於解釋大腦的可塑性

醫治心靈:我們目前對精神疾病的治療真的有效嗎?
摘自《大眾科學 MIND》2010年1/2月刊的評論和建議

我們的大腦天生就適合分類嗎?
我們天生的大腦結構反映了我們如何對周圍的世界進行分類

頭條:筆跡揭示說謊者
另:刺激腦細胞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棘手

眼動可能是檢索無意識記憶的關鍵
我們看的地方揭示了我們無法有意識地訪問的記憶

晨吐意味著聰明的孩子嗎?
激素水平將嘔吐和智力聯絡起來

猜測他人想法的能力與語言能力相關
高階語言技能對於預測他人想法至關重要

鳥的動作:與椋鳥共舞
鳥類的節奏能力為舞蹈的起源提供了線索

MIND 評論:神經經濟學繁榮
摘自《大眾科學 MIND》的推薦

險勝:賭博成癮的神經科學
對於我們的大腦來說,險勝和獲勝一樣好

頭條:練習消除偏見 - 以及更多

神經元自相殘殺:飢餓的雄性細胞消耗自身的蛋白質
飢餓會使腦細胞出現性別差異

MIND 評論:約瑟夫·T·霍利南的《為什麼我們會犯錯》
摘自《大眾科學 MIND》2009年4/5/6月刊的評論和建議

大腦如何形成句子?
複雜的句子結構可能依賴於一個出乎意料的簡單系統

頭條:發現偽裝的笑容
另:可以移動的男人;借來的身份;談論種族;以及嫁給媽媽

MIND 評論:謊言對我
摘自《大眾科學 MIND》2009年2/3月刊的評論和建議

喜鵲在鏡子中認出自己的臉
喜鵲加入了可以識別自己反射的動物精英群體

孤獨真的感覺冷
冷落可能不僅僅是一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