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是個十幾歲的元素囤積者
即使在15歲時,我也意識到我對收集元素週期表中所有元素的痴迷,並不是大多數孩子所渴望的。
邁克爾·J·巴塔利亞是《大眾科學》的高階線上文案編輯。

我曾是個十幾歲的元素囤積者
即使在15歲時,我也意識到我對收集元素週期表中所有元素的痴迷,並不是大多數孩子所渴望的。

半個世紀後,《阿波羅8號》的旅程依然鼓舞人心
1968年聖誕節前夜,全世界的人們從危機中抽身而出,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渺小而脆弱的星球的公民。

“保護”火星免受汙染是否是一個半生不熟的想法?
我們對用地球微生物汙染紅色星球的恐懼正在阻礙我們在那裡尋找生命。

火星失去了一位最著名的公民——雷·布拉德伯裡,1920-2012

別再想小行星了,向金星發射載人飛掠任務吧
一旦美國恢復將人類送入深空的能力,他們可以探索的附近行星不止一個。

我曾是個十幾歲的元素囤積者

來自地面的筆記:發射日總結

太空梭一切順利——NASA的《亞特蘭蒂斯號》成功發射 [影片]

關於《亞特蘭蒂斯號》發射的狀態報告:完美升空

來自地面的筆記:參觀發射臺

來自地面的筆記:距離最後一次航天飛機發射還有一天

來自地面的筆記:最後一次航天飛機發射

向近地軌道進發,第三部分:太空梭為科學發展提供助力

太空梭的最後一次飛行,《大眾科學》將親臨現場

向近地軌道進發,第二部分:致命的現實檢查:《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

向近地軌道進發,第一部分:太空梭時代即將載入史冊

《SciAm.com》深度報道:40年後,《阿波羅8號》的旅程依然鼓舞人心

《阿波羅8號》的航行:人類首次登月之旅40週年 [幻燈片]
當三名美國宇航員成為第一批離開地球引力場的人類時,一些NASA專家認為他們能活著回家的機率只有50%

對於五角大樓來說,環保很容易

《星際迷航》——初代系列:前所未有的畫素世界

謝謝你,魔法先生

再見,憂鬱星期一

土星極地到底發生了什麼?

當天空墜落時,NASA會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