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碼:什麼是黑洞?
這些看不見的太空物體中蘊藏的謎團延伸了我們對空間和時間的理解。

解碼:什麼是黑洞?
這些看不見的太空物體中蘊藏的謎團延伸了我們對空間和時間的理解。

大黃蜂的自我形象幫助它們透過狹窄的空間
Sridhar Ravi在德國的一個夏日和同事在戶外時,一群大黃蜂引起了他的注意。
當蜜蜂從一朵花飛到另一朵花時,它們熟練地在障礙物之間飛行,躲避樹枝和灌木。這些動作似乎需要對自身身體與環境之間關係的複雜意識,而這種意識之前只被證明存在於大腦較大的動物中。
為了研究這一點,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堪培拉分校的一個由Ravi領導的研究小組,在他們的實驗室裡建立了一個大黃蜂的蜂巢。蜜蜂可以透過一個隧道來來往往,這個隧道可以用一個可調節的障礙物部分堵塞。Ravi和他的團隊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縮小了間隙,並觀察了蜜蜂的反應是如何變化的。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現大黃蜂透過左右飛行掃描來測量間隙。當間隙變得比它們的翼展窄時,蜜蜂會花更長的時間掃描開口。然後它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們轉動身體,側身飛過。一些蜜蜂的身體確實撞到了狹窄開口的側面——但記錄的400次透過間隙的飛行每一次都成功了。
“經過數千年的進化,大自然在昆蟲身上編碼了一些令人驚歎的特性,”Ravi說。“我們現在的挑戰是看看如何利用這一點,並將類似的編碼應用於未來的機器人系統,以增強它們在自然界中的表現。”

這些研究人員正在將果蠅幼蟲放入虛擬現實中
一個名為PiVR的新系統為斑馬魚幼蟲和果蠅等小型動物建立了可工作的人工環境。開發者表示,該系統的經濟性可以幫助擴大對動物行為的研究。

果蠅插入矩陣
一種新的經濟型虛擬現實系統幫助研究人員研究小型動物的大腦

冠狀病毒:它是如何感染我們的以及我們如何阻止它
SARS-CoV-2是如何潛入我們體內的?我們的免疫系統能做什麼,病毒有時又是如何擊敗它的?主要的藥物和疫苗候選者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病毒會永遠困擾我們嗎?《大眾科學》就這些迫切的問題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病毒學家、病毒感染專家Britt Glaunsinger進行了對話。

黑暗前沿:黑洞的科學
黑洞能變得多大?天文學家通常是如何觀察它們的?它們是如何消亡的?《大眾科學》就這些神秘的宇宙現象與耶魯大學天體物理學家Priyamvada Natarajan進行了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