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 2.0:冰層全部消失後會發生什麼?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遙遠北方的未來,以尋找拯救物種,甚至可能恢復海冰的線索
朱莉婭·羅森是一位來自俄勒岡州波特蘭的獨立記者,報道科學和環境方面的新聞。在 Twitter 上關注她:@1juliarosen

北極 2.0:冰層全部消失後會發生什麼?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遙遠北方的未來,以尋找拯救物種,甚至可能恢復海冰的線索

北極的反雪球效應
北極熱浪融化海冰,這會促進更多變暖和更多冰層損失。換句話說,這是一個雪球效應——或者在這種情況下,是一個反雪球效應。朱莉婭·羅森報道。

氣候週期可能在火星上雕刻出峽谷
研究人員認為,火星可能經歷了一系列氣候週期,這些週期在行星表面蝕刻出河谷和湖盆。朱莉婭·羅森報道。

大地震可能更容易在新月和滿月期間發生
當太陽、月球和地球連成一線時,高潮汐應力可能會增加地震比原本可能發生的規模更大的可能性。

軍艦鳥的飛行可達數月之久
大型軍艦鳥可能會在空中停留長達兩個月,在飛行中進食和睡覺。

熱量被認為是岩石墜落的微妙原因
沒有明顯原因(如地震或冰膨脹)的岩石墜落可能是由於每日高溫使懸崖面上的小裂縫膨脹所致。

我們的噪音打擾了被忽視的海底生物
生活在海底的生物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人為噪音會改變它們的行為。

地下噴發可能在數月後引發地震
當尼拉貢戈火山在 2002 年 1 月噴發時,它為九個月後的地震奠定了地質基礎。朱莉婭·羅森報道。

火山在恐龍死亡中的作用因汞的增加而得到加強
研究人員在法國南部古老的海洋沉積物中發現了一種由火山產生的汞的激增,這些沉積物跨越了恐龍大規模滅絕的時間,這支援了大規模噴發除了小行星撞擊外也起了一定作用的觀點。

北極熊必須在更快的海冰跑步機上更加努力
較薄的海冰被北極風推得更遠,這使得北極熊為了留在原地而走得更多,增加了它們對食物的需求。

撒哈拉沙漠揭示了古老河流的遺蹟
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可以穿透幾英尺乾燥地表沉積物的衛星感測器系統,發現了撒哈拉沙漠沙下數百英里長的古老河流系統的乾燥遺蹟。

美國西北海岸沿線甲烷羽流冒泡
研究人員報告說,在西北海岸沿線大約 500 米深處散發的甲烷羽流數量激增,這可能表明淹沒的凍結甲烷正在變得可用

道路徑流對銀鮭來說是禁忌
研究人員發現了第一個直接證據,表明美國西北城市附近的銀鮭正被流入溪流的道路和停車場化學徑流殺死

阿拉斯加地表冰川融化意味著更多的咕嚕咕嚕聲
阿拉斯加冰川的大部分冰層損失來自完全位於陸地上的冰川,這會向海平面上升貢獻融水。朱莉婭·羅森報道

鸚嘴魚用它們的糞便建造島嶼
以藻類為食的鸚嘴魚會攝入珊瑚,然後排出岩石基質,在馬爾地夫等地創造出用於建造島嶼的沉澱物。朱莉婭·羅森報道

煙霧使龍捲風更容易襲擊
2011 年 4 月 27 日,從墨西哥灣向北飄來的煙霧加劇了美國東南部正在醞釀的暴風雨天氣。朱莉婭·羅森報道

閃電可能會使山頂下沉
岩石中的磁異常表明,閃電可能是風化山脈的主要因素。朱莉婭·羅森報道

早期的地球可能全是溼的
由於地球上水的化學特徵與被稱為鈣長無球粒隕石的古老小行星群中水的特徵相匹配,這意味著地球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早地擁有了水。朱莉婭·羅森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