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1996年5月1日
來自編輯
約翰·倫尼曾任《大眾科學》主編。

來自編輯

為了保持不變而改變

編者來信,1996年3月

編者來信,1996年2月

編者來信,1996年1月

編者來信,1995年12月

編者來信

技術創新的不確定性
即使是最偉大的想法和發明也可能失敗,而更適度的進步有時會改變世界

讓藥物發揮作用
一項新的測試可以定製療法——並提高利潤

可疑的修復工作
為了修復受損的神經元,殺死一些其他腦細胞

借來的野蠻行徑
入侵的病毒基因可能導致致命的鏈球菌感染

達爾文現在的鬥牛犬

不朽的酶
透過重建其侵蝕的DNA,癌細胞保持年輕

基因檢測分級
僅從一小段DNA,遺傳學家有時可以預測患者的健康狀況。但是圍繞這項測試的倫理問題與疾病本身一樣不祥

超級索尼克
一個以影片遊戲命名的基因指導發育

生物催化劑在競爭中勝出

基因豐富,資金匱乏
基因組專案有很多發現,但沒有資金

太少,太遲?
一種治療心臟病發作的方法可能被危險地低估了

昆蟲是永恆的
持久力,而不是花的力量,使昆蟲多樣化

惡性模仿
假雌激素可能導致癌症和精子數量減少

誰是正常的?
試圖“修復”殘疾有時是個錯誤嗎?

治癒聽力
再生受損的耳細胞最終可能會治癒耳聾

大衛的勝利
導致“氣泡男孩”疾病的基因終於被發現

SNAPs 和 SNAREs
蛋白質鉤幫助囊泡抓住細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