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巨型駐波
這種被稱為重力波的現象很可能是由行星表面山脈上空的氣流產生的。
伊麗莎白·豪厄爾 (她/她的),博士,自 2022 年以來一直是太空飛行頻道的專職作家,報道多樣性、教育和遊戲等領域。在全職加入之前,她曾為 Space.com 撰稿 10 年。

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巨型駐波
這種被稱為重力波的現象很可能是由行星表面山脈上空的氣流產生的。

首次報告在太陽系外發現水雲
在棕矮星上看到的跡象,棕矮星是比行星大但比恆星小的天體

朱諾號探測器前往木星的任務也可能揭示關於系外行星的線索
NASA 的星際探測器正在巡航,今年夏天將與我們當地的氣態巨行星相遇。隨著資料開始湧入,我們也可能瞭解到木星在銀河系中的許多“表親”。

火星甲烷之謎加深
在紅色星球火星上執行兩年後,NASA 的好奇號探測器排除了對觀測到的甲烷峰值的季節性解釋。

“萬聖節小行星”將於週六近距離飛掠地球
小行星 TB145 將近距離飛掠我們的星球,為天文學家提供近距離雷達觀測其表面的機會。

彗星和羅塞塔號探測器最接近太陽
在圍繞彗星軌道執行一年多後,歐洲羅塞塔號探測器及其冰冷的舞伴正迎來一個巨大的里程碑:它們最接近太陽的時刻。

6顆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
發現第一顆真正的“外星地球”是天文學家長期以來的夢想。最近的系外行星發現表明,他們的夢想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在彗星表面探測到水冰跡象
目前正在繞彗星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執行的羅塞塔號探測器,在該彗星表面發現了 120 個明亮的反光點,水冰是對此的合理解釋。

50 年後,NASA 的首次太空行走仍然引起共鳴
1965 年 6 月 3 日,埃德·懷特首次進入太空真空,為未來組裝空間站和維修望遠鏡的太空行走奠定了基礎。

新研究期刊探討失重問題
這本名為《npj Microgravity》的開放獲取期刊將重點介紹太空飛行促進的各個領域的科學進步。

美國中部地區龍捲風警報:強風暴科學
中西部和中部平原地區的兩個地區今天預計將出現惡劣天氣,明天可能會有更具破壞性的狂風。

私人團隊成功啟動 NASA 36 年曆史的探測器引擎
該團隊計劃營救國際太陽地球探測器 3 號,然後專注於該探測器的用途。

神秘的“磁星”很可能是在逃逸星的幫助下形成的
探測到一顆逃逸星可能解釋了一個巨大的天體如何變成一顆緻密的磁星,而不是坍縮成黑洞。

在座頭鯨和虎鯨棲息地發現嘈雜的航運噪音
研究人員猜測,鯨魚的聲學空間正在減少 50% 或 80%。

《清潔空氣法案》如何使亞特蘭大降雨量反彈
1970 年頒佈的立法可能極大地改善了亞特蘭大的降雨量。

櫻花如何在美國流行起來
首次向美國運送 2000 棵櫻花樹的嘗試並不順利。樹木感染了害蟲。外交手段解決了這個問題。

“新”南極洲細菌現在被認為只是汙染物
這一事件強調了科學同行評議在審查發現宣告中應發揮的作用。

阿波羅登月岩石挑戰月球水理論
月球上的水在月球形成時就存在了,而不是後來由太陽風和彗星帶來的。

最近的“外星地球”可能在 13 光年之外
天文學家估計,銀河系中分佈著 45 億顆類地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