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人物處獲得重大答案
在嬰兒身上,伊麗莎白·斯佩爾克發現了關於男性和女性思維方式的根本見解

從小人物處獲得重大答案
在嬰兒身上,伊麗莎白·斯佩爾克發現了關於男性和女性思維方式的根本見解

士兵的壓力:醫生對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誤解
越來越多的專家堅持認為,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概念本身就是紊亂的,士兵們因此而受苦

DVD:漫畫改編

MIND 評論:《Obsession: A History》
來自《大眾科學MIND》2008年12月/2009年1月刊的評論和推薦

思想評論書籍、電影及更多
來自《大眾科學MIND》2008年6月/7月刊的評論和推薦

通往身體之外體驗的實驗室路徑

選擇性視覺:大腦的旋轉機器啟動很早

神經科學之旅 - “思想 matters”的第一年

映象神經元——搖滾明星還是伴唱歌手?

睡眠、注意力和記憶:可能(也許)不是你所想的那樣

窒息因素:刻板印象如何影響表現

嬰兒如何知道你在做什麼(或沒做什麼)

當每張臉都像另一張臉

綠色空間療法:生物多樣性的心理價值

來自神經科學學會會議的有趣痛苦、令人振奮的音樂和其他珍寶

非刻意的:你不知道你知道的事情的決定性力量

狗尾巴作為告密者:或者狗如何解決身心問題並向我們展示我們是猴子

注意力!你的大腦如何管理其注意的需求

養育能拯救你脫離自己的基因嗎?基因、環境與抑鬱症

壓制黑暗的過去:記憶抑制的機制

埃裡克·坎德爾:從思想回到大腦,再回到思想
因40年前揭示記憶最基本機制的工作而被授予諾貝爾獎,這位從精神病學家轉變為神經科學家的科學家仍在從事其學科的前沿工作

進入稀薄空氣:海拔對大腦的影響

透過觀看學習恐懼:更聰明、更廉價的知識之路

對自己說不:自我控制的神經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