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內部發現新的“幻數”
在高能物理學前沿,“選中34”就像中了彩票
克拉拉·莫斯科維茨 是大眾科學的高階編輯,她在那裡負責報道天文學、太空、物理學和數學。她在大眾科學工作了十年;之前她在Space.com工作。莫斯科維茨曾對火箭發射、太空梭升空和著陸、亞軌道太空飛行訓練、山頂天文臺等進行現場報道。她擁有衛斯理大學的天文學和物理學學士學位,以及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科學傳播碩士學位。

原子內部發現新的“幻數”
在高能物理學前沿,“選中34”就像中了彩票

宇宙出現裂縫
宇宙的計算機模擬顯示,宇宙可能充滿了“時空缺陷”

希格斯玻色子預測者榮獲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兩位預測粒子如何獲得質量的科學家分享了這一 prestigious 獎項,現在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已經證實了該理論

幻想飛行:維珍銀河計劃太空酒店、月球一日遊
這家亞軌道太空公司對軌道飛行有著大膽的計劃,儘管專家們對他們目前的可行性存在爭議

粒子與愛他們的人們:紀錄片展示大型強子對撞機的人文面
完全公開:我被一部關於粒子物理學的電影感動哭了。而且我不是一個人。當影片播放2012年7月4日宣佈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的片段時,我注意到坐在我旁邊的女士正在擦眼睛,就像我當時正在做的一樣。

《地心引力》的宇航員描述了太空的考驗
雖然《地心引力》描繪的危及生命的情境是虛構的,但這部新電影忠實地捕捉到了軌道的壯麗,一位前空間站宇航員說

關注中心:太空望遠鏡可能專注於銀河系中心以尋找暗物質
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團隊正在考慮一種新的觀測策略,該策略將專注於星系的中心

快取而非攜帶:下一代火星探測器將收集樣本以便在未來某天返回地球
美國宇航局呼籲徵集探測器儀器提案,但有些人反感為儲存樣本而損失的空間,這些樣本將由一個未指明的未來任務取回

為什麼摩擦力是阻力:新發現
摩擦力既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福音,也是禍害。它是阻礙汽車輪胎前進的力,使您需要使用更多的汽油才能繼續行駛。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損壞輪子可能有助於恆星物理學
儘管美國宇航局開普勒航天器上的一個損壞的反應輪對其主要的系外行星搜尋任務來說是壞訊息,但這個故障可能對恆星物理學的研究有益

“大 G”引力常數的謎題式測量引發辯論 [幻燈片]
儘管在 200 多年的時間裡進行了數十次測量,我們仍然不知道引力有多強

旅行者1號終於離開太陽系——這次是真的
在就星際空間的模糊邊界進行了大量辯論之後,一次太陽爆發為科學家提供了證據,表明旅行者1號終於越過了邊界

科學家將於週三討論宇宙中奇怪的密集點:觀看直播
大爆炸本應使物質均勻分佈在整個宇宙中。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一個巨大的密集點呢?

俄羅斯火箭墜毀細節曝光
一枚攜帶價值 2 億美元衛星技術的無人火箭很可能是由於緊急助推器關閉而墜毀

美國宇航局的重大挑戰:阻止小行星摧毀地球
美國宇航局向公眾徵集關於如何防止危險小行星撞擊的想法

新的望遠鏡策略可能解開暗物質之謎
呼籲美國宇航局的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專注於星系的中心可能會澄清暗物質的身份

物理學家找到測量地球上最稀有元素的方法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物理學家使用一臺產生放射性原子核束的機器,找到了砈的電離勢

望遠鏡捕捉到外星行星形成的首張照片
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的甚大望遠鏡捕捉到一顆類似木星的氣態巨行星,距離地球335光年,正在形成過程中

飢餓的黑洞孕育出奇異的四臂星系
在 Messier 106 美麗的粉紅色外表下,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黑洞,它吞噬著星系中心的物質

外星行星的“宜居帶”重新定義
科學家們修改了宜居帶的標準——一個離恆星不太近也不太遠的區域——考慮到行星是否可以容納液態水。這重新定義了研究人員認為生命形式可能存在的地方

宇宙射線探測氣球創下最長飛行紀錄
南極洲的球載儀器通常在最初幾周內墜落,但 Super-TIGER 氣球已經在空中飛行了 46 天,打破了之前僅為 42 天的紀錄

愛因斯坦再次正確!新研究支援“宇宙常數”
最近的發現支援了愛因斯坦的思考,並對“滾動標量場”提出了質疑,這是一種暗能量的替代理論,該理論表明宇宙的加速膨脹將隨時間變化

工程師向白宮請願建造現實版星際飛船企業號
傳說中的宇宙飛船可能會加入同樣被請願的死星行列。人造重力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帕特里克·摩爾爵士,英國天文學傳播者,享年 89 歲
摩爾主持 BBC 熱門節目夜空長達 55 年,激勵了許多人,但有時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