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還剩下多少時間?
統計資料告訴我們,個體最有可能處於他們生命的中間階段。人類種族也可能是這樣
阿維·勒布是伽利略計劃負責人、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理論與計算研究所主任、哈佛大學黑洞倡議創始主任,以及哈佛大學天文系前系主任(2011-2020年)。他曾任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成員,以及國家科學院物理學和天文學委員會前主席。他已發表一千多篇同行評議論文,是暢銷書 Extraterrestrial 和 Interstellar 的作者,以及教科書 Life in the Cosmos 和 The First Galaxies in the Universe 的合著者。

人類還剩下多少時間?
統計資料告訴我們,個體最有可能處於他們生命的中間階段。人類種族也可能是這樣

即時觀看宇宙膨脹
在一二十年內,我們就可以觀察到宇宙的膨脹,不是作為一系列快照,而是作為一部非常緩慢的慢動作電影

以接近光速穿越太空的恆星
有些是被黑洞相互作用從星系中噴射出來的;另一些圍繞超大質量黑洞執行的恆星可能會在巨大的爆炸中撞擊在一起

科學家永遠不應停止做學生
對宇宙“應該如此”感到過於舒適不利於創造性思維

如果外星人出現我們該怎麼辦?
現在很難說,但關鍵的第一步是確定它們是否存在,這樣未來的任何到來都不會完全出人意料

宇宙中生命最早何時出現?
我們不知道,但我們可以嘗試在圍繞最古老恆星執行的行星上尋找生命來找出答案

如何拍攝(可能的)外星人造物
我們不知道星際物體 '奧陌陌' 是天然的還是人造的——但幾年後上線的新望遠鏡可以幫助我們識別下一個

星際物體 ‘奧陌陌’ 是氮冰山嗎?
如果是這樣,正如最近有人提出的那樣,星系之間可能存在更多這樣的冰山

要符合“科學”標準,證據必須是可重複的
我們永遠無法確定星際物體 ‘奧陌陌’ 例如,是人造的——但我們可以準備好在未來回答有關此類訪客的問題

殺死恐龍的彈片
科學提供了威脅地球的物體的知識以及偏轉它們的方法

超大質量黑洞是否影響了地球上生命的進化?
這個想法並不像聽起來那麼荒謬

神學的實驗性檢驗
有些人寧願不檢驗他們的信仰是可以理解的,但基於證據的科學告訴我們,當你忽視現即時,現實不會消失

我們為什麼要假設外星人可能想訪問我們?
這個想法假定我們天生就很有趣,但這不一定是真的

我們是否收到了來自最近恆星的行星的訊息?
一個無線電訊號,似乎來自比鄰星,那裡有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在宜居帶中執行,這很誘人——但這可能不是來自外星人的訊號

技術的宇宙黎明
地球很可能是一個技術文明兄弟會的後來者

讓我們搜尋外星探測器,而不僅僅是外星訊號
“多信使” SETI 將擴大尋找天體夥伴的探索範圍

無中生有的無盡創造
我們的宇宙可能是古代文明的一項實驗嗎?

諾亞的宇宙飛船
為了拯救地球生物多樣性免受行星危機而建造的飛船將比聖經中的方舟小得多——但意義卻遠為深遠

社交疏離的科學益處
避免與同事進行過多的直接接觸可以帶來更獨立的思考

杯子空的一半也可能是滿的
有多少科學突破因為來自主流之外而被錯失?

黑洞終於成為潮流
諾貝爾獎只是最新的證明,1939年被愛因斯坦拒絕的一個概念已成為物理學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居住在白矮星附近
一顆圍繞類似太陽的恆星發光屍體執行的行星可能是一個出奇溫和的地方

尋找生命的原子
我們發現的任何外星生物都將由與我們相同的原子構成——然而它們的存在對我們來說仍然非常重要

新冠疫情後的學術界
疫情為學院和大學提供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以更好地服務學生和教職員工的方式重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