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衛生官員週一表示,寨卡病毒在佛羅里達州的本地傳播可能早在去年6月15日就已發生,並且可能感染了不僅居住在邁阿密-戴德縣,而且還居住在附近兩個縣的人們。
警告意味著,該地區一些向精子庫捐獻精液的男性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有感染風險,並且可能捐獻了感染寨卡病毒的精子,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以及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官員在電話簡報會上告訴記者。
該資訊令人擔憂,因為寨卡病毒已被證明會導致孕期感染婦女的嬰兒出現出生缺陷。此前,疾控中心曾警告稱,邁阿密-戴德縣從7月29日開始存在寨卡病毒風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但新的警告將風險追溯到6月15日,並將風險範圍擴大到布勞沃德縣和棕櫚灘縣,這兩個縣都是勞德代爾堡和棕櫚灘等主要旅遊目的地的所在地。
去年夏天,寨卡病毒抵達佛羅里達州之前,這種蚊媒病毒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迅速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去年宣佈寨卡病毒為全球衛生緊急事件,因為它在巴西與數千例小頭畸形出生缺陷病例有關,小頭畸形的特徵是頭部尺寸小和大腦發育不全,可能導致嚴重的智力發育問題。
美國官員表示,由於佛羅里達州這三個縣之間旅行頻繁,一些婦女可能已被感染但沒有意識到,可能是因為在訪問邁阿密-戴德縣時被蚊子叮咬直接感染,也可能是透過與已感染的伴侶發生性行為感染。
由於寨卡病毒已被證明可以在精液中存活長達三個月,這可能意味著一些居住在受影響縣的男性可能在未報告自己有風險的情況下捐獻了精子。
疾控中心寨卡病毒專家丹尼斯·傑米森博士表示,風險“尤其適用於透過使用捐贈精液懷孕或計劃懷孕的婦女”。她敦促這些婦女“諮詢她們的醫療保健提供者,討論捐贈來源以及是否需要進行寨卡病毒檢測”。
新的警告是透過對佛羅里達州衛生部門去年年底報告的幾起寨卡病毒病例的調查而得出的,這些病例表明,棕櫚灘縣或布勞沃德縣的居民可能在往返邁阿密-戴德縣的途中被感染。根據疾控中心的資料,去年共有215人被認為因當地蚊子叮咬而在佛羅里達州感染了寨卡病毒。但由於只有五分之一的寨卡病毒感染者會生病,專家認為實際數字更高。
官員們表示,他們不知道有任何婦女因捐獻給該三縣地區12家精子庫之一的受感染精液而感染寨卡病毒。目前尚無批准的精子寨卡病毒檢測方法。
傑米森表示,疾控中心沒有關於寨卡病毒本地傳播的新證據,但表示來年可能再次發生,並補充說疾控中心“正在密切關注其他寨卡病毒病例”。
疾控中心最近的一項研究估計,寨卡病毒感染會導致某些出生缺陷(包括小頭畸形)的風險增加二十倍。
(芝加哥朱莉·斯滕海森報道;桑德拉·馬勒和瑪麗·米利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