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恆溫器可能帶有性別歧視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許多建築物中的溫度設定偏好中年、瘦削的男性

在爭奪恆溫器的戰鬥中,偏好通常會沿著性別界限劃分。但衝突的始作俑者通常是建築物本身,根據新的研究,更好地考慮女性獨特的溫度需求可以導致停戰,同時節省能源。

住宅和辦公樓的能源消耗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30%,幾十年來,工程師們根據男性的需求校準這些建築物,以創造舒適的室內環境。

具體而言,標準是圍繞一名 40 歲、體重 155 磅的男性的新陳代謝而制定的,該男性每平方米會散發 58 瓦的能量。建築物中的每個人都會輻射一定量的熱量,這反過來又需要一定的冷卻量來控制。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再加上對服裝隔熱性的模糊測量,這些變數構成了自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的工程師用來計算供暖和製冷負荷的參考表。

然而,這些標準沒有考慮到尺寸(現在平均身高更高、體重更重)、身體成分(脂肪與瘦肉)、年齡(老年人新陳代謝較慢)、活動水平和性別方面的差異:女性散發的能量比標準男性少 35%。一般來說,女性喜歡較高的室內溫度,平均為華氏 77 度,而男性表示他們最舒適的溫度為華氏 71 度。

由於只關注男性,許多建築物都在浪費能源,並使居住者感到不舒服。

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人類生物學和運動科學系的生物物理學家 Boris Kingma 說:“如果你的建築物 50% 是男性,50% 是女性,那麼你已經超過了你的估計冷卻需求。”

“人們會調整自己的行為直到感到舒適”
在昨天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Kingma 提出了一個可以更好地定義家庭和辦公室的熱舒適點的模型。

“基本上,我們試圖模擬的是身體特徵能說明什麼,”Kingma 說。“該模型顯示的是在什麼樣的環境條件下,身體可以在不發抖和不出汗的情況下保持其核心溫度。”

該模型使用了真實世界的新陳代謝測量值,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溫度舒適度標準,這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方法,可以進行調整以適應不同的辦公室文化、工作場所人口結構和氣候條件。

“要準確瞭解熱需求,你需要準確瞭解代謝率,”Kingma 說。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資料,這種方法可以減少建築物的碳足跡,這些建築物消耗了美國近一半的能源。隨著新辦公室的建成和舊房屋的改造,正確設定溫度將對能源使用產生巨大影響。

Kingma 指出,許多效率升級未能達到其預測的效益,因為居住者會破壞建築物的效能,無論是夏季使用空間加熱器還是冬季開啟窗戶以排出多餘的熱量(ClimateWire,2014 年 12 月 22 日)。建築物能源消耗量高達 80% 的變化來自人們如何使用該建築物。“人們會調整自己的行為直到感到舒適,”他說。

康奈爾大學人體工程學教授 Alan Hedge(未參與這項研究)表示,研究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在建築物中,熱舒適性存在巨大的功能性性別差異,”他說。“我們早就知道這一點,但我們仍然忽視它。”

這不僅僅是舒適的問題;糟糕的辦公室環境會阻礙生產力。在 2004 年的一項研究中,Hedge 發現將辦公室溫度從華氏 68 度提高到華氏 77 度可使打字錯誤減少 44%,並將打字產量提高 150%。

保持建築物寒冷還會形成一個自我強化的迴圈。“透過將空調調得如此之冷,身體永遠學不會適應較高的溫度,”Hedge 說。“你越能與實際環境保持一致,就越好。”

用新衣櫥減少排放
在工作場所,部分效率解決方案在於改變文化:為了適應穿西裝的男性而設定的辦公室通常會讓穿著裙子和襯衫的女性感到寒冷。統一著裝規範將縮小性別溫度差距。

Hedge 指出,2005 年,日本政府啟動了一項名為“涼爽商務”的計劃,其中政府建築物在 6 月至 10 月期間將其恆溫器設定為華氏 82 度。為了適應高溫,允許工人脫下外套並鬆開衣領。

日本環境省估計,在“涼爽商務”生效的第一年,它節省了 46 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雖然一些工人在穿著短袖襯衫乘坐火車時會感到不自在,因為他們的私營部門同事穿著精紡羊毛西裝,“涼爽商務”催生了其自身的時尚亞文化和服裝系列。在 2011 年導致電力短缺的日本東北地震和海嘯之後,“涼爽商務”季節從 5 月延長到 10 月。

在美國,谷歌降低了其資料中心的空調溫度,並鼓勵員工在這些場所穿短褲。今年早些時候,沃爾瑪故事公司宣佈將提高商店的溫度,並允許其員工的著裝更隨意。

在參議院看到華達呢格子裙和無袖紐扣襯衫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在政府的時尚趕上效率需求之前,泡泡紗和亞麻等涼爽透氣的面料可以成為一種節能的折衷方案。

根據 Hedge 的說法,最終,性別差異將永遠不會完全消失,未來在於個性化製冷(ClimateWire,2 月 10 日)。被動通風和為個人建立微氣候,而不是冷卻整個建築物,將節省能源並提高舒適度。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 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