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宣佈,一個在宇宙形成的最初十億年內成長為巨大尺寸的黑洞,是迄今為止在如此早期被發現的最龐大的黑洞。天文學家在2013年發現的這個天體,質量是太陽的120億倍,比已知同期的最大黑洞還要大六倍。天文學家表示,它的存在對黑洞、恆星和星系演化的理論提出了挑戰。
來自該黑洞的光線花了129億年才到達地球,因此天文學家看到的是它在大爆炸後9億年時的樣子。北京大學天文學家武薛冰說,對於一個黑洞來說,在“實際上非常短的時間內”成長到如此巨大是不可思議的。他領導的一個國際合作團隊在《自然》雜誌上描述了這一發現。
位於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大型雙筒望遠鏡天文臺主任克里斯蒂安·韋耶特表示,就其年齡而言,這個黑洞“確實比我們迄今為止看到的任何東西都更加巨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光線陷阱
武薛冰和他的同事們使用中國雲南麗江望遠鏡發現了這個黑洞。該天體呈現為一個明亮、紅色、點狀的光源。其光線的亮度和光譜顯示,它是一個古老的類星體:一個位於星系中心的大型黑洞,當星際氣體螺旋式落入黑洞的引力阱時,會導致星際氣體過熱,並比任何恆星都更明亮地發光。
該團隊更詳細地分析了類星體的光譜——這項工作最終動用了世界各地四臺更大的望遠鏡——以估計下落氣體的速度。這揭示了該天體的引力強度,從而揭示了其異常巨大的質量。
人們認為,超大質量黑洞潛伏在大多數星系的中心,並且已經觀察到一些質量是太陽400億倍的黑洞。但是,達到如此巨大的尺寸需要吞噬星際物質並與其他大型黑洞合併,因此需要時間。到目前為止,已知最年輕的、年齡小於10億年的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約為20億個太陽質量。
加拿大維多利亞加拿大天文資料中心的天文學家克里斯·威洛特說,一種可能的解釋是,一些黑洞的生命可能並非始於單顆恆星的引力坍縮,而是始於非常大的氣體雲的直接坍縮。“我們仍然非常不確定早期宇宙中黑洞形成和增長的模式,”他說,“因此我們沒有一個主要的模型來解釋這種觀測所帶來的問題。” 武薛冰的團隊現在計劃進行後續觀測,包括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觀測。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5年2月25日首次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