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我們對自己言語的意識通常是在話說出口之後才出現的,而不是之前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如果你認為你知道你剛才說了什麼,請再想一想。研究人員本週報告稱,人們可能會被欺騙,相信自己剛剛說了他們沒有說過的話。關於言語如何運作的主流模型是,言語是提前計劃好的——說話者一開始就對他們要說什麼有一個清晰的想法。但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言語並非完全是計劃好的,人們在一定程度上是透過聽到自己說話來了解自己所說的話。

因此,瑞典隆德大學的認知科學家安德烈亞斯·林德和他的同事們想看看,如果有人說了一個詞,但聽到自己說了另一個詞,會發生什麼。“如果我們使用聽覺反饋來比較我們所說的和明確的意圖,那麼任何不匹配都應該很快被檢測到,”他說。“但如果反饋反而是動態的、解釋性過程中的一個強大因素,那麼這種操縱可能會被忽略。”

在林德的實驗中,參與者進行了一項斯特魯普測試——其中一個人看到,例如,用藍色印刷的單詞“紅色”,並被要求說出字型的顏色(在本例中為藍色)。在測試過程中,參與者透過耳機聽到自己的回答。這些回答被記錄下來,以便林德偶爾可以回放錯誤的單詞,給參與者提供他們自己聲音的聽覺反饋,說一些與他們剛剛說過的不同的內容。林德選擇了單詞“灰色”和“綠色”(瑞典語為grå和grön)進行切換,因為它們聽起來相似但含義不同。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參與者聽到被操縱的詞後,螢幕上彈出一個問題,詢問他們剛才說了什麼,並且在測試結束後也對他們進行了提問,以檢視他們是否檢測到切換。當語音啟用軟體的時間掌握得恰到好處時——使錯誤的單詞在參與者開始說話的5-20毫秒內開始——超過三分之二的時間變化沒有被檢測到。在85%的未被檢測到的替換中,參與者接受了他們說了錯誤的單詞,這表明說話者會傾聽自己的聲音,以幫助明確他們所說內容的含義。其餘15%的人沒有注意到操縱,但似乎也沒有注意到單詞已經改變,林德說原因尚不清楚。結果發表在本週的《心理科學》雜誌上。

林德說,他對欺騙如此成功並不感到驚訝。當他親自進行測試時,即使他確切地知道操縱何時發生,他也覺得言語交流聽起來很有說服力。“當你說一件事,但清楚地聽到自己說另一件事時,這是一種非常強烈的感覺,”他說。

奧斯汀德克薩斯大學研究言語產生的芭芭拉·戴維斯說,這項工作是一個富有創意的實驗,對言語預先計劃的“主導正規化提出了有趣的挑戰”。

但她不認為這意味著沒有言語前的計劃。“說出一種顏色與流暢的談話不同,這是一個不同的複雜程度,”她說。“很多人都會同意,既有預先計劃,也有聽覺反饋。”

戴維斯說,聽力喪失的成年人在他們的言語模式開始惡化之前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這表明聽覺反饋對於言語來說不是必需的。

林德同意聽覺反饋不是唯一的因素。“如果你沒有它,你仍然可以說話,”他說。“但是如果你有它,當涉及到確定你自己的話的含義時,你可能會比其他型別的反饋更依賴它。”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本文於2014年5月2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