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抗抑鬱藥並非治癒之法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抗抑鬱藥能“治癒”抑鬱症嗎?倫敦大學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喬安娜·蒙克里夫表示:不能。就像胰島素不能“治癒”糖尿病,酒精不能“治癒”社交焦慮一樣。

蒙克里夫曾在頂尖醫學期刊上發表過數篇關於精神藥物的批判性研究,她提倡一種“以藥物為中心”而非“以疾病為中心”的模型來理解精神活性藥物。她說,“抗抑鬱藥本身會引起‘異常的腦部狀態’,而不是緩解假想的生化異常,而這可能會巧合地緩解精神症狀。”

至於治癒抑鬱症,蒙克里夫指出,“沒有已知的藥物引起的長期情緒提升效果”,也沒有證據表明藥物可以糾正“化學失衡”,儘管製藥廣告和醫生經常這樣聲稱。這些結果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儘管近年來抗抑鬱藥的使用大大增加,但在受控藥物研究之外,“幾乎沒有證據表明抑鬱症的長期或短期結果正在發生改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蒙克里夫補充說,實際上,一些研究表明,抗抑鬱藥使用者比非使用者更頻繁地出現抑鬱發作,且持續時間更長。她說,以藥物為中心的方法來治療精神疾病,應該關注每種藥物的具體緩解效果——有些藥物作為興奮劑或鎮靜劑,而有些藥物則會麻痺情感——而不是將任何藥物貼上“抗抑鬱藥”的標籤,因為沒有藥物被證明可以帶來長期的情緒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