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導報 | 上個月南亞的熱浪因氣候變化而加劇到破紀錄的程度。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全球變暖使印度和孟加拉國的酷熱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至少增加了30倍;而在泰國和寮國,如果沒有人類活動造成的持續升溫的影響,極端高溫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世界天氣歸因組織(一個專門研究氣候變化與世界各地極端天氣事件之間聯絡的國際科學聯盟)於週三報告了這些發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繼續有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這次熱浪事件持續了整個四月下半月,是近期歷史上襲擊南亞最顯著的熱浪之一。該地區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升至105華氏度以上。寮國創下110華氏度的歷史新高,而泰國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14華氏度。
熱指數水平(衡量溫度和溼度的指標)使泰國中部部分地區的人體感覺溫度高達129華氏度。
泰國清邁大學科學家、該研究的作者之一查亞·瓦達納普提表示,這種水平對人類健康來說“極其危險”。
歸因研究結合了觀測資料和氣候模型,以調查氣候變化對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模型使科學家能夠將現實世界與假設的人類活動未導致全球變暖的世界進行比較。
在印度和孟加拉國,上個月的極端高溫並不那麼罕見。在當今的氣候條件下,這種事件在任何一年中發生的機率約為20%。
儘管如此,研究發現,氣候變化使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增加了約30倍。而且,氣溫比沒有全球變暖影響的情況下高出約3.6華氏度。
在泰國和寮國,極端高溫要罕見得多。研究人員發現,這類事件在任何一年中發生的機率僅為0.5%左右。在沒有氣候變化的世界中,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高溫導致死亡和住院人數激增,一些地方的學校停課,並使農民、建築工人和街頭小販等戶外工作者難以進行日常工作。南亞是世界上最易受極端高溫影響的人口所在地之一,熱浪的影響往往在整個社會中分佈不均。
哥本哈根大學災害研究中心主任、另一位研究合著者伊曼紐爾·拉朱說:“重要的是要討論該地區年齡、性別、社會經濟地位、種姓、等級制度等因素,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人們能夠或不能夠獲得某些資源。”
該地區許多人居住在非正式住區,通常難以獲得醫療保健以及風扇或其他降溫裝置。這些人群是因極端高溫而面臨疾病和死亡風險最高的人群之一。
他補充說,在極端高溫來襲時,戶外工作者也面臨著嚴重的健康風險。這意味著他們可能被迫在保護健康或失去工資之間做出選擇。
拉朱說:“重要的是要討論誰能夠適應,誰能夠應對,以及誰擁有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資源。”
研究人員認為,隨著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在南亞地區擴大使用高溫行動計劃至關重要。許多地方已經制定了計劃,包括預警系統和釋出高溫預警的機制。
然而,印度理工學院公共政策專家、研究合著者安舒·奧格拉說,這些系統“並不統一”。而且,它們的設計並不總是能夠覆蓋到最脆弱的社群。
研究人員表示,除非世界各國領導人採取足夠措施遏制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全球範圍內的極端高溫將繼續惡化。全球氣溫已經升高到危險水平,這使得各社群必須適應高溫,即使他們正在努力防止未來更嚴重的升溫。
拉朱說:“適應不是替代方案。” “我們需要兩者兼顧;我們需要將減緩和適應作為這些過程的核心來討論,以便能夠減少我們今天在世界上看到的這些影響。”
經POLITICO, LLC.許可,轉載自E&E News。版權所有2023年。E&E News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