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版畫中的蟲洞可以解開藝術和科學之謎

藝術中的蟲洞追溯物種的時代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蟲洞不再僅僅用於時間旅行或瞬間移動。一些非常真實和古老的蟲洞現在正在幫助追蹤昆蟲物種和藝術品的分佈。

一位生物學家發現自己身處幾個世紀之久的歐洲木刻版畫藝術的奇異世界中。他在那裡發現,版畫中的許多細小瑕疵可以被識別出來,並追溯到特定的甲蟲物種,這些甲蟲在版畫製作之前就已蛀穿了原始木版表面。透過匹配科學家,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布萊爾·赫奇斯已經能夠描繪出歐洲木蛀甲蟲分佈的歷史記錄——這些模式以前是未知的。他於二月份在《生物學快報》雜誌上發表了他的發現。

赫奇斯將這些明顯的痕跡暱稱為“蟲洞記錄”。成年甲蟲在木頭的縫隙中產卵。幼蟲孵化後,它們會緩慢地鑽入木頭內部,在那裡生活三到四年,以纖維素為食。當這些蠕蟲狀的幼蟲變成成年甲蟲後,它們會鑽出木頭,形成洞穴,這些洞穴使許多木刻版畫具有了紋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位科學家研究了在1462年至1899年間製作的473幅不同版畫中可見的3263個蟲洞。他發現洞孔有兩種明顯的尺寸:一些直徑為2.3毫米,另一些接近1.4毫米寬。並且在整個歐洲大陸上,這些孔洞尺寸存在明顯的模式:所有較小的孔洞都發現在東北部製作的版畫上,而較大的孔洞則來自西南部。然後,他能夠推斷出每種甲蟲的種類:東北部是常見的傢俱甲蟲(Anobium punctatum),西南部是地中海傢俱甲蟲(Oligomerus ptilinoides)。赫奇斯基於版畫的方法可能有助於檢查世界各地木蛀物種的分佈和歷史範圍,從而指示當地種群的變化和入侵物種的到達時間。這項技術也可能有助於解開一些藝術界的謎團,例如書籍或版畫的起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