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1915 年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編者注(2017 年 4 月 2 日):本週是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100 週年紀念。 《大眾科學》創刊於 1845 年,在戰爭年代報道了改變歷史程序的重大創新,從第一輛坦克和空戰到首次廣泛使用化學武器。 為了紀念百年紀念,我們重新發布以下文章和許多其他文章。 如需完全訪問我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檔案報道請立即註冊 All Access 訂閱

在戰爭爆發後的最初幾個月裡,發生了一些規模較小的海戰,但鑑於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德國人不願冒險進行全面戰鬥,直到 1916 年。

盟軍在 1915 年試圖使用海軍力量的一次嘗試以災難告終:戰列艦試圖強行透過達達尼爾海峽,這條狹窄的海峽通往君士坦丁堡。 盟軍隨後試圖在沿水道的加里波利半島登陸部隊,但在經過幾個月的艱苦戰鬥後,不得不撤回他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盟軍的海上封鎖開始對同盟國的人民和工業產生直接影響。 德國透過使用其規模雖小但有用的潛艇艦隊擊沉民用貨船來反擊,這些貨船為盟軍運來急需的食品和戰爭物資。 民用班輪盧西塔尼亞號是以這種方式擊沉的最重要的船隻,這次襲擊在兩年後給德國人帶來了很多麻煩。

>>檢視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海上衝突的圖片

在美國,人們對國家在需要參戰時可能無法在海上投射力量感到擔憂,並且越來越多地致力於建造美國海軍中最大和最現代化的戰列艦。

此幻燈片展示了 1915 年海戰的快照。 要全面瞭解海戰,您可以瀏覽《大眾科學》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完整檔案:https://sciam.tw/products/world-war-i/

丹·施倫諾夫曾是《大眾科學》的特約編輯,併為該雜誌歷史的七分之一編輯了“50 年、100 年和 150 年前”專欄。

更多作者:丹·施倫諾夫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13 Issue 2本文最初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1915 年”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 313 卷第 2 期(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82015-6LeUYxVxQNa6b6i5XgMFW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