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可能在 30 年內突破全球變暖汙染限制

為了避免全球變暖超過 2 攝氏度,二氧化碳汙染必須儘快停止增長

從 1870 年到 2013 年,人類活動向大氣中排放了 1430 吉噸的碳。這佔全球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 2 攝氏度以下所需碳預算總量的 45%。按照目前的排放速度,世界將在未來 30 年內達到其碳配額。

這些數字由 全球碳專案 報告,這是一個追蹤每年碳累積總量的國際科學家聯盟,相關文章發表在 自然氣候變化自然地球科學地球系統科學資料討論 等期刊上。

這些報告旨在指導政策制定者在即將到來的本週紐約氣候峰會之前,以一種新的方式思考排放問題。在去年《京都議定書》到期後,政策制定者正努力在 2015 年之前達成一項新的全球協議。一些人認為《京都議定書》是失敗的,因為世界的排放軌跡仍然可能導致全球氣溫在 2100 年上升 3.2 到 5.4 攝氏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一些科學家建議政策制定者以不同的方式對待減排問題。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世界總共可以排放 3200 吉噸的二氧化碳,仍然可以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 2 攝氏度以下。其中,從 1870 年至今,我們已經排放了 1430 吉噸。

據全球碳專案的科學家稱,這留下了大約 1770 吉噸的二氧化碳,應該在各國之間分配。

東英吉利大學廷德爾中心主任科琳娜·勒奎雷在一份宣告中說:“我們遠遠沒有達到將氣候變化控制在 2 攝氏度以下所需的承諾水平,即使對於富裕國家來說,這個水平也已經難以管理。在紐約會面的政治家們需要非常仔細地考慮氣候科學揭示的他們日益減少的選擇。”

這種方法與政策制定者目前青睞的方法截然相反,後者是各國選擇在基準線以下減排。例如,美國的目標是到 2020 年將排放量降至 2005 年水平以下 17%。

嚴格的預算限制是否可能?
但紐西蘭氣候變化研究所主任大衛·弗雷姆和他的同事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的一篇 評論 中認為,這種關注現代排放的做法是短視的。

他們說,這不公平地強調了短期(直到 2020 年或 2030 年)的排放,但世界可能會在此之後掉以輕心。例如,各國可能會採取一系列能源效率措施或解決短壽命氣候汙染物以實現其京都目標。但這些舉措不能單獨存在;它們必須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相結合,才能在長期氣候變化方面取得進展。

弗雷姆和他的同事建議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對每個國家允許排放的量設定固定限制。這將首先給西方國家帶來壓力,因為它們迄今為止貢獻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排放量。但隨著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增長,它們也必須減少排放。

但政策制定者表示,碳預算在氣候談判中是行不通的,因為沒有全球行動者(《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缺乏這一授權)可以分配配額。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在接受倫敦《衛報》採訪時 表示:“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在政治上,這將非常困難。我不知道誰會在制定未來預算分配方面執筆。”

兩種競爭性痛苦的解決方案
根據全球碳專案的資料,2013 年最大的排放國是中國、美國、歐盟和印度。中國的大部分排放來自為發達國家提供服務的行業。中國總共貢獻了世界累計碳預算的 11%。

由於煤炭使用量增加,美國 2013 年的排放量增長了 2.9%。該國迄今已貢獻了累計碳預算的 26%。

印度的排放量增長了 5.1%,但該國僅貢獻了全球累計排放量的 3%。

碳預算的科學依據是:自工業時代以來,二氧化碳濃度在大氣中不斷積累,導致全球氣溫呈可預測的線性上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最新報告首次繪製了這種關係圖,顯示了累計排放量和溫度之間的直接聯絡。

在《自然氣候變化》發表的 一項研究 中,科學家提出了三種分配碳預算的可能方法。

第一種方法考慮了世界當前的排放量。北美和歐洲將獲得總配額的 30%,而中國將獲得 22%,印度 7%,非洲僅 4%。這種情況將限制發展中國家獲得能源和發展機會。

未來“非常艱難的選擇”
第二種方法更公平,基於人口規模。在這種情況下,北美和歐洲將獲得 11% 的碳配額。中國將獲得 17%,印度將獲得 25%,非洲將獲得 18%。但研究指出,這種情況將對發達國家減輕排放造成極大的負擔。

相反,混合兩種情況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將使北美和歐洲獲得世界碳配額的 21%,而中國將獲得 22%,印度 16%,非洲 11%。

分配碳配額對各國有兩個影響:北美、歐洲和中國需要根據公平情景,退役或改進其現有的一些基礎設施,以保持在配額之內。而且,各國必須放棄開採大部分化石燃料儲備中的碳。這些都是艱難的選擇。

愛丁堡大學碳管理教授戴夫·雷伊說:“如果這是一張銀行對賬單,它會說我們的信用額度正在耗盡。”他沒有隸屬於全球碳專案。

“我們已經用掉了全球碳排放額度的三分之二,現在要避免危險的氣候變化,需要做出一些非常艱難的選擇。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以公平的方式在 70 多億人口之間分配不斷縮減的全球碳排放額度,以及貧富之間的巨大差異。”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 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