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領導人會晤討論生物多樣性危機,但美國置身事外

正在進行談判,以更新《生物多樣性公約》,更好地保護和恢復自然

Xi Jinping appears on screen in media center in front of audience.

媒體工作人員正在觀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1年10月12日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 15)媒體中心發表講話的即時影像。

本週,世界各國領導人著手製定一項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全球框架,但對話中缺少了一個關鍵的潛在夥伴——美國。

三十年來,美國一直未能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這是一項旨在應對世界植物、動物和生態系統面臨的威脅的全球條約。這一立場迫使美國在本週外交官和代表齊聚中國昆明討論該協議時置身事外。

華盛頓的固執令人震驚。即使包括中國和俄羅斯等美國地緣政治對手在內的世界其他國家都已簽署該協議,美國仍然置身事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也不是沒有後果的。由於美國拒絕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它無法對繼續塑造該條約的程式進行投票。批評人士表示,缺乏在該領域的參與會損害美國在其他環境事務(例如全球變暖)上的外交。

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治理高階研究員斯圖爾特·帕特里克說:“這強化了一種觀念,即美國在環境保育方面是一個晴天夥伴,包括氣候變化問題。”

幾乎所有的責任都在美國參議院,多年來,參議院一直不願批准該條約。但拜登政府也沒有在這件事上投入太多政治資本——在官員們經常稱之為氣候關鍵的一年裡。

幾十年來,共和黨議員一直反對批准該條約,因為他們認為這將要求美國使其法律法規符合全球標準,並侵犯美國主權。此外,美國工業團體還對加入該協議會給智慧財產權帶來風險表示擔憂。

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帕特里克反駁了這兩種說法。

他說:“它並沒有要求美國做任何它沒有做的事情。”他還補充說,美國的環保措施往往是世界上最嚴格的。

自然的《巴黎協定》

環保主義者有時將《生物多樣性公約》稱為自然的《巴黎協定》,儘管它受到的關注遠不如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協定,部分原因是這兩個問題經常被混為一談。

它旨在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並公平分享其利益,這是對用於藥物和其他天然產品中的遺傳資源的認可。

美國在1992年裡約地球峰會期間努力使其成為現實,當時喬治·H·W·布什在任。但參議院的反對意見使美國未能成為該公約的締約方。

作為觀察員,美國可以派代表團參加在昆明舉行的會議並發表宣告,但不能對更新進行投票。國務院發言人證實,美國將以虛擬方式參與。

帕特里克認為,這是美國幫助制定公約下一輪目標的一個錯失的機會。

在昨天的會議上,其他全球領導人承諾為《生物多樣性公約》制定新的十年框架的指導方針,該框架將側重於更強大、可實現的保護和恢復自然的措施。

該宣言呼籲逐步取消和調整有害補貼,加強法治,承認土著人民的作用,並設計一種機制來監測和審查保護工作進展情況。該框架計劃在明年五月的會議上獲得透過。

仍然存在重大障礙。聯合國去年釋出的一份報告發現,2010年設定的先前10年目標均未完全實現。

這很大程度上歸因於缺乏實現這些目標所需的資金,以及許多國家對這些目標採取了更國內而非全球的方法。

本次會議召開之際,全球氣候變化談判即將在蘇格蘭格拉斯哥拉開帷幕。在此期間,美國和其他領導人一直在敦促中國更快地降低其導致地球變暖的排放量,並承諾逐步淘汰其主要能源來源煤炭。然而,在生物多樣性方面,中國作為公約的現任東道主已走在前列。

在本週會議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為支援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金提供2.3億美元,並強調了中國在擴大國家公園系統方面的工作(Greenwire,10月12日)。

就美國而言,在努力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國內已取得了一些進展。

拜登政府已批准一項到2030年保護30%的美國陸地和水域的提案。預計30x30目標將成為新的《生物多樣性公約》框架的核心。

美國還簽署了七國集團之間的一份公報,該公報呼籲人們關注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國強烈支援《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目標,並致力於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雙重危機。

儘管如此,該公約仍在提交美國參議院批准,帕特里克表示,他幾乎沒有看到任何推動其透過的行動。

與此同時,自然運動的負責人布賴恩·奧唐納表示,美國可以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以外的其他國際努力。這包括支援 30x30 目標的“自然和人民高目標聯盟”。

他說,這種唾手可得的成果將有助於美國在自然方面展現領導作用。

至於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分歧,一方面,氣候和自然可能是一個合作領域。另一方面,它可能會阻礙在地球所需方面取得更大進展。

奧唐納說:“世界不能允許中國和美國不找到合作的方式來應對氣候變化和自然喪失。“我們的生存需要它。”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 E&E News。版權所有 2021 年。E&E News 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Sara Schonhardt covers climate and energy developments globally, with a focus on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 finance and how countries are approaching the transition to cleaner economies. Prior to joining E&E News, Sara worked as a reporter for more than a decade across much of Southeast Asia, with stint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and Voice of America. She was a staff reporter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in Indonesia until 2017. Sara has a degree in journalism from Ohio University and a master's degre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More by Sara Schonhardt

E&E News provides essenti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news for professionals.

More by E&E 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