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全球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連續第二年保持穩定,同時經濟也在增長。
在昨天釋出的一份簡單的兩列電子表格中,國際能源署顯示,2015年全球能源部門產生了32.14百萬噸二氧化碳,略高於2014年的32.13百萬噸。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增長超過3%。
分析人士認為,可再生能源的興起(清潔能源佔2015年新增能源產量的90%以上)是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平穩的原因。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得以繼續。
“新的資料證實了去年令人驚訝但值得歡迎的訊息:我們現在已經看到溫室氣體排放量連續兩年與經濟增長脫鉤,”國際能源署執行主任法提赫·比羅爾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在巴黎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一次締約方會議(COP21)協議達成幾個月後,這再次推動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鬥爭。”
國際能源署是一個由29個成員國組成的能源合作和研究機構,追蹤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已有40年,在此期間,只觀察到另外三個全球排放量下降的時期,每個時期都與經濟衰退有關。
這些發現挑戰了冒著濃煙的煙囪是經濟增長先兆的假設。它們還表明,去年釋出的類似報告並非偶然,而是排放量與增長脫鉤的更大趨勢的一部分。
對這些調查結果的反應褒貶不一。
氣候與能源解決方案中心的高階能源研究員道格·瓦恩表示,國際能源署的公告與許多發達國家過去的趨勢相呼應,在這些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遠快於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長速度。
他說:“這是第一次在全球層面出現這種情況。”
中國走在前列
美國就是一個例子。自1973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石油禁運之年以來,美國經濟規模擴大了兩倍,而排放量增長了三分之一。
問題是其他國家,尤其是能源需求旺盛的發展中國家,是否能夠效仿。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能源專案聯合主任拉爾夫·卡瓦納表示:“我們認為,這在全球範圍內是完全可以複製的。”
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煤炭燃燒量連續第二年下降。該國經濟開始更多地轉向使用較少能源的產業,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了1.5%。
中國還在大規模部署可再生能源,並結合能源效率,旨在取代其一些最髒的發電廠。一些分析師預測,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早於其承諾達到峰值(ClimateWire, 3月10日)。
卡瓦納表示:“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也在印度發生。這是對全球走向脫碳趨勢感到樂觀的原因之一。”
但有些人對碳排放資料持懷疑態度,並質疑國際能源署關於經濟增長和能源排放量不再相關的結論。
保守派和其他人質疑國際能源署的資料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約翰·G·西爾教席和能源學者本傑明·齊歇爾表示:“我認為這很愚蠢。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估算值確實因您檢視的資料集而異。”
齊歇爾表示,全球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更高。他說,一些國家的排放量持平,但這是由於難以在其他地方複製的獨特因素造成的。
美國是世界上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幅最大的國家之一,但這主要是由於頁岩天然氣取代了更髒的煤炭。齊歇爾表示,雖然天然氣在美國很便宜,但在其他地方要貴得多,因此其他國家將很難實現這一壯舉。
這意味著,隨著其他國家擺脫貧困,世界排放量可能會隨著它們使用廉價、豐富但骯髒的燃料而增加。另一方面,他認為,如果國際能源署的資料準確,那麼昨天釋出的調查結果會削弱全球氣候協議的論點。
齊歇爾說:“如果市場自身發展就能穩定溫室氣體排放量,那麼我們為什麼還需要COP 21和所有其他會議?”
其他溫室氣體呢?
憂思科學家聯盟首席經濟學家兼氣候政策經理蕾切爾·克利圖斯也對國際能源署的排放資料表達了一些擔憂。她指出,國際能源署的公告側重於能源部門排放的二氧化碳,但忽略了甲烷的排放,甲烷是一種強效溫室氣體,也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
她說:“我們必須確保我們正在關注全球變暖排放的其他來源。那裡的情況不僅是[甲烷]排放量正在上升,而且由於資料問題,我們無法很好地掌握它們。”
她還觀察到,雖然美國經濟正在快速增長,但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放緩,這部分解釋了中國碳排放量的下降。她說,雖然國際能源署慶祝排放量趨於平穩,但世界必須大幅減少碳汙染,才能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化。
克利圖斯說:“在我們從氣候角度需要扭轉曲線的時間框架內,需要政策。”
儘管如此,她說,二氧化碳排放量與經濟增長脫鉤是一種進步,她對此持謹慎樂觀態度。
克利圖斯說:“我認為這是清潔能源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我們現在擁有的機會是利用這段穩定期,並大幅扭轉曲線。”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公司許可,轉載自Climatewire。 www.eenews.net, 202-628-6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