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聚變、深度學習和其他改變世界的想法 [影片]

影片訪談(以及一個音訊採訪),採訪了四項變革性創新背後的科學家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我們的年度“改變世界的想法”專題報道中,我們選擇了 10 項創新——從使用眼球運動控制輪椅的軟體到可以繞過拐角進行觀察的攝像頭——這些創新可能會成為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在這裡,我們收集了影片(以及一個音訊採訪),其中本年度四項創新背後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深入介紹了他們的工作。

眼睛控制的機器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神經技術副教授阿爾多·費薩爾開發了一種廉價系統,可以將人的眼球運動轉化為外部裝置的指令。在 2012 年的Ted 演講中,費薩爾初步展示了這項發明,描述了眼球追蹤軟體如何控制輪椅、電腦和影片遊戲。費薩爾的團隊目前正在開發由這項技術操作的機器人外骨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小聚變

在大型聚變能源專案進展緩慢幾十年後,一些研究人員正在尋求更小的替代方案。例如,位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初創公司 General Fusion 旨在建造一個反應堆,該反應堆將使用在液態金屬中傳播的衝擊波來引發聚變。在 2014 年的Ted 演講中,通用聚變創始人米歇爾·拉貝爾格解釋了他公司的方法。

 

 

自我學習的機器

深度學習是一種受大腦啟發的機器學習方法,已應用於 Apple 的 Siri 和 Google 的照片應用程式等服務中,它可能是人工智慧領域向前邁進的一大步。在這次音訊採訪中,多倫多大學和後來的谷歌的傑弗裡·辛頓,他經常被稱為“深度學習之父”,解釋了他所在領域的創新,並討論了人工智慧的風險——或者在他看來,人工智慧沒有風險。

 

 

繞過拐角進行觀察

攝像頭現在可以每秒一萬億幀的速度觀察世界——速度足夠快,可以繞過拐角進行觀察。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拉梅什·拉斯卡在 2012 年的Ted 演講中展示了一款價值 50 萬美元的實驗性攝像頭。從那時起,他的團隊已將該系統的成本降至約 100 美元。

 

 

夏農·霍爾是一位屢獲殊榮的自由科學記者,常駐落基山脈。她專注於撰寫有關天文學、地質學和環境的文章。

更多作者:夏農·霍爾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13 Issue 6本文最初以“小聚變、深度學習和其他改變世界的想法 [影片]”為標題發表在《大眾科學》雜誌 第 313 卷第 6 期(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22015-4ix8F2444L00jj0UuD09x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