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搬到加拿大奧卡納根山谷後不久,帕特里夏·李開始出現嚴重的月經週期不規律。她有一次月經持續了兩個半月。出血如此嚴重,以至於有一次醫生建議她輸血。
“我無法入睡——它非常痛苦,我變得非常虛弱,”現年 47 歲的李說。她的診斷結果:子宮內有一個乒乓球大小的纖維瘤,即良性腫瘤,以及卵巢內有兩個囊腫。
當時,李住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中部一條狹長的山谷中,那裡生產了該省幾乎所有的樹木水果和葡萄。那裡的農業很密集,農藥的使用也很頻繁。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李永遠不會知道她的環境在導致她患子宮肌瘤中起到了什麼作用(如果有的話)。但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懷疑環境中的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與婦科疾病之間存在聯絡。
調查這些聯絡的研究結果好壞參半。現在,幾項新的研究正在增加證據,表明模仿雌激素的農藥和工業化學品可能會增加女性患子宮和卵巢疾病的風險——這有助於鞏固二十年前出現的一種理論。
馬里蘭州尤尼斯·肯尼迪·施萊弗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的流行病學部門主任傑曼·巴克-路易斯說:“我們的研究開始證實環境雌激素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的觀點。”
早在 1993 年,就發現了子宮內膜異位症與環境化學物質之間的聯絡。餵食受二噁英汙染的食物——由垃圾焚化爐和其他工業產生的內分泌干擾汙染物——的恆河猴在 10 年後發展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組織在卵巢或身體其他部位生長,通常會導致盆腔疼痛和不孕。據美國子宮內膜異位症基金會稱,美國估計有 10% 至 20% 的育齡婦女患有此病。
在一項重要的新研究中,鹽湖城和舊金山地區的兩組女性——一組患有盆腔疼痛,另一組沒有症狀——如果她們血液中雌激素樣農藥六氯環己烷 (HCH) 的含量高於低水平的女性,則更有可能被診斷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HCH 在美國已被禁止作為農作物農藥使用,但它會在環境中積累並持續存在,因此仍然存在於某些食品供應中。
巴克-路易斯稱這項研究“具有革命性”,她說在兩組人群中都發現農藥與子宮內膜異位症之間的聯絡“是一個非常強烈的訊號”,表明這種聯絡是真實的。
此外,根據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上的研究,同一組女性尿液中防曬霜化學物質二苯甲酮含量最高的女性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風險比含量最低的女性高出 19%。
在義大利,一項對 158 名女性進行的 2009 年研究表明,如果女性體內兩種被停用的可破壞激素的氯化化學物質——多氯聯苯 (PCBs) 或殺蟲劑滴滴涕 (DDT) 的殘留物含量較高,則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可能性更大。
最近的研究也發現了與其他婦科問題的聯絡。根據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在希臘被診斷出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徵 (PCOS)(會導致月經不規律、不孕、體重增加和毛髮過多)的女性血液中模仿雌激素的化學物質雙酚 A 的含量高於未患此病的女性。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舊金山總醫院的家庭醫生和環境健康科學家梅根·施瓦茨曼博士說:“任何外部來源,即使是輕微地改變雌激素水平,都可能導致婦科疾病,這當然是合理的。”
接觸許多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從子宮內開始,一些科學家懷疑時機對於確定日後患生殖系統疾病的風險可能很重要。
北卡羅來納州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生殖生物學家雷莎·紐博爾德說:“我們從動物模型中瞭解到,在早期發育過程中存在關鍵時期,那時細胞會快速分裂並形成細胞之間相互交流以形成身體各種組織的電路。當化學物質改變這種結構時,這些變化可能是不可逆的。”
根據華盛頓州立大學科學家的一項新的動物研究,未來幾代女性也可能面臨風險。
根據 7 月份發表在《PLoS One》上的研究,在子宮內接觸高劑量幾種化學物質(包括農藥和增塑劑)的雌性大鼠出現了類似於人類多囊卵巢綜合徵的囊腫和過早絕經。這些變化傳給了三代——暴露大鼠的曾孫女也出現了囊腫和其他卵巢問題,即使她們沒有直接暴露。
為了瞭解化學物質是如何危害後代的,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檢查了母親接觸過乙烯菌核利(一種常用於葡萄酒行業的雌激素殺菌劑)的大鼠的 DNA。他們發現,當大鼠胎兒發育時,這種化學物質重新程式設計了基因。
研究中具有多代影響的其他化學物質包括二噁英、包括氯菊酯和避蚊胺在內的農藥混合物,以及包括 BPA 和兩種廣泛使用的鄰苯二甲酸鹽在內的塑膠混合物。
新奧爾良杜蘭大學的生物醫學科學家約翰·麥克拉克蘭說:“我們在動物模型中看到的情況令人清醒。”他說,負責跨代傳播這種有害影響的基因機制本質上與人類相同。
在子宮肌瘤的情況下,根據麥克拉克蘭及其同事的研究,人體自身的雌激素會開啟和關閉子宮平滑肌中的基因,從而使腫瘤生長。他們現在正在調查環境中的模仿雌激素的化學物質是否會影響這些相同的基因。
雌激素樣化學物質的危險性已經透過 DES 或己烯雌酚得到了充分證明,這種藥物在 1940 年至 1971 年間被開給數百萬有流產風險的婦女。服用這種強效雌激素藥物的孕婦的女兒和孫女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和罕見生殖系統癌症的風險增加。
但是農藥、防曬霜成分和多氯聯苯的激素模擬作用不如 DES 強。對女性健康的影響尚不明確。
一些研究發現,女性接觸環境化學物質與婦科疾病之間沒有聯絡。例如,在義大利數百名因 1976 年工廠爆炸而高度接觸二噁英的女性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她們的汙染物水平之間沒有顯著增加的聯絡。在日本,根據 2005 年的一項研究,在 139 名不孕不育的女性中,接觸包括多氯聯苯和二噁英在內的內分泌干擾化合物較多,該疾病的發生率也沒有增加。
紐博爾德說,由於從胎兒發育或兒童早期接觸到成人期疾病的出現可能相隔數十年,因此很難確定兩者之間的聯絡。
她說:“最近的研究才開始關注與成人疾病相關的發育風險因素。”
根據麥克拉克蘭的說法,子宮內膜異位症和肌瘤被稱為“良性子宮疾病”,主要特徵是月經疼痛。“由於這些生長物不會危及生命或惡性,因此傳統上,這些疾病沒有引起應有的關注,”他說。
但是這些疾病有時與生育問題有關,研究人員也開始意識到,這些症狀可能是未來患上嚴重疾病的徵兆。
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公共衛生研究所的生殖健康科學家兼兒童健康與發展研究主任芭芭拉·科恩說:“育齡期的婦科問題可能是日後患上癌症等疾病的預測因素。”
子宮內膜異位症與某些卵巢癌的風險增加有關。然而,根據 5 月份發表在《柳葉刀腫瘤學》上的一篇綜述,風險仍然很小。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一生中患卵巢癌的機率為 1.5%,而普通女性為 1%。
關於癌症與其他婦科疾病(如子宮肌瘤)之間聯絡的研究尚不明確。
李很害怕她的肌瘤和極端的月經期是宮頸癌或卵巢癌的徵兆。幾位醫生建議她切除子宮——這是治療嚴重肌瘤的標準方法。但她拒絕了。
李說:“你不會因為經常流鼻血就切掉你的鼻子。似乎沒有人關心試圖找出我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嚴重的月經。”
農藥和其他環境化學物質可能沒有導致李的婦科問題,因為其他因素(如年齡和遺傳傾向)也會增加女性的風險。
儘管如此,自從 2010 年離開奧卡納根前往新斯科舍省後,李的症狀明顯減輕。她現在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只購買有機農產品。肌瘤不再生長。事實上,根據李的說法,它的大小已經縮小。
她說:“我再也感覺不到它了,但我知道它還在那裡。我一直擔心未來會有什麼健康影響。”
本文最初發表於 環境健康新聞,這是一個由非營利媒體公司環境健康科學出版的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