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環境保護署面臨一個電動汽車問題。聯邦法律要求新車銷售時必須帶有標籤,標明以每加侖英里為單位衡量的車輛燃油效率。然而,從明年開始,加侖將逐漸讓位於瓦特,促使環保署重新設計他們的車窗貼紙。
為了平穩過渡,環保署採用了一種新的單位,稱為每加侖汽油當量英里數(MPGe)。基本上,這是一個轉換系數,用於衡量執行汽車所需的電力(通常以千瓦時表示)轉換為另一種能量單位:加侖汽油。一輛純電動汽車應該能達到100 MPGe以上,即使它永遠不會使用一滴汽油。
然而,這個新數字並沒有解決“蘋果與橙子”的問題。消費者傾向於使用傳統的 MPG 指標作為許多事物的簡寫,包括汽車的環保程度和駕駛成本,這些都不能與 MPGe 完全吻合。例如,電動汽車的碳足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的電力來源 [參見邁克爾·莫耶撰寫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骯髒真相”,《大眾科學》,七月]。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考慮到如此多的因素,環保署建立了兩種貼紙原型。一種將消費者可能想知道的所有資訊都集中在一個地方。另一種則採取相反的方法。它以一個單一的字母等級為主——A+ 到 D(這裡沒有不及格)——將所有這些因素概括在一個分數中。不幸的是,這種簡單的衡量標準會將 88% 的車輛評為 B 和 C 之間。“你需要足夠的解析度,以便讓那些說‘我想要一輛小型貨車’或‘我想要一輛中型 SUV’的客戶能夠有意義地交叉比較相似的車輛,”密歇根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高階講師約翰·M·德西科說。“字母等級在這方面是失敗的。”
仔細觀察那個貼紙,會發現一個更重要的數字:與普通車輛相比,汽車的運營成本是多少。關鍵是,環保署將五年的駕駛里程加起來。“它將你可能會忽略的小差異變得很大,但不是以一種誤導的方式——五年是你可能與你的汽車相處的時間,”杜克大學福庫商學院的理查德·拉里克說。拉里克和他的同事已經表明,簡單地放大數字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例如,當向學生提供兩種電影租賃計劃的選擇時,當計劃中的電影數量按年而不是按月統計時,他們更傾向於選擇延長計劃。同樣,環保署的貼紙應該起到推廣運營成本較低的車輛(如電動汽車)的作用。再見,加侖,永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