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未來將透過我們的礦山認識我們。與人類在地球表面造成的許多變化(這些變化將在地質時期消失)不同,我們的一些地下活動留下了永久的傷疤。這是一篇新論文的作者的觀點,該論文研究了人類對地球的影響。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地下領域是眼不見為淨的,”英國萊斯特大學的地質學家簡·扎拉謝維奇(Jan Zalasiewicz)觀察到,他是新論文的主要作者,該論文於7月24日發表在《人類世》雜誌上。“然而,它正在發生顯著的變化,在某些方面與人類對地球地質造成的任何變化一樣引人注目,而且這種變化是永久的,甚至是地質上的永久性。”
扎拉謝維奇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一個用於描述這種地下擾動的新術語:人為擾動。這個名字來源於生物擾動,指的是螞蟻或狼等動物挖掘巢穴時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跡。人類將這種擾動帶到了更深的層次。
在當今時代,雖然某些樹根可以在南非卡拉哈里沙漠中達到68米深,但該國的礦工為了尋找黃金,已經挖掘到地球表面以下五公里的地方。世界上最深的鑽孔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深入地下超過12公里。“這種規模在過去的地質學中是前所未有的,”扎拉謝維奇說。“像礦山和鑽孔這樣的東西,即使受到壓力壓實和地下液體化學變化的影響,也是岩石中巨大而明顯的穿孔。它們不是微小的。”
這種礦山和鑽孔也很多:僅在英國就有至少100萬個鑽孔,而在美國,目前至少有相同數量的活躍油井。礦山留下的是精確的幾何圖案中的空隙,這與普通地質學中看到的任何東西都截然不同。最不微妙的可能是核武器開發造成的地下傷疤——不是鈾礦,儘管這些鈾礦也會存在,而是在核彈試驗的放射性熔核之上,大量破碎的岩石,可能橫跨數百米。僅阿拉斯加的一次此類測試就產生了相當於中等規模火山的熔融岩石。
負責地質時間尺度的科學家——被稱為地層學家——已經使用動物洞穴的出現來定義寒武紀的開始,那是5億多年前。以類似的方式,人為擾動可能預示著人類世的到來,這是一個假定的新地質時期,其特徵是智人對地球的廣泛影響。扎拉謝維奇是地層學工作組的負責人,該工作組試圖確定將人類世確認為真正的地質時期在科學上是否合理;該小組計劃在2016年提出建議。
無論任何地層學的意義如何,人類對地球表面的干擾似乎都將繼續下去,無論是溫室氣體汙染的地下儲存,還是繼續開採在地面上建造現代便利設施所需的元素。與技術化石(如沿海城市現代下水道或地鐵系統的地下機械)一起,人為擾動可能成為人類時期——無論它有多長——在地球上的獨特標誌。
在遙遠的未來,這種人為擾動看起來將類似於岩漿滲入或圍繞地下深處的其他岩石的痕跡——地質學家稱之為火成侵入體——並且它將持續同樣長的時間。“由於這些痕跡是在侵蝕範圍以下形成的,因此許多痕跡將持續地質時間尺度:數百萬年甚至數億年,”扎拉謝維奇補充說。“我猜想,有些痕跡將一直存在,只要地球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