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新冠加強針會使世界其他地區更難接種疫苗嗎?

富裕國家購買了大部分可用的加強針疫苗,但仍然遠遠超過他們的需求

Aid workers check a shipment of vaccines at an airport in Sudan.

編者注(2021年12月21日):本文在關於醫療保健公平的特別合輯中展出,該合輯的製作得到了武田製藥的支援。本文獨立發表,未接受贊助。

當美國和其他富裕國家的人們開始排隊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時,世界上大多數人仍在等待他們的第一劑疫苗。例如,在許多非洲國家,包括醫護人員和老年人在內,只有不到 2% 的人口接種過一劑新冠疫苗。

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加強針可能對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免疫系統對最初疫苗系列反應不足的人有益。一些研究表明,接種疫苗的人的抗體水平在完成初始疫苗接種後約六個月會略有下降。但很少有資料表明,在大多數健康的年輕人中,預防重症的保護作用會顯著下降。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儘管如此,幾個富裕國家的官員已經在鼓勵為其更廣泛的人群接種加強針。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已建議為 65 歲或以上、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潛在健康疾病的人群接種輝瑞新冠疫苗加強針,並且——違背其自身顧問委員會的指導——也為所有在定義寬泛的“高風險”職業中的成年人接種。(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一個小組最近投票建議,為與上述人群相似的群體接種莫德納和強生疫苗加強針。)8 月,兩位 FDA 官員因擔心拜登政府推動衛生機構在八個月後批准為所有接種疫苗的人接種加強針而辭職,當時並沒有太多證據表明,在大多數人中,預防重症的保護作用會顯著下降。與此同時,以色列政府已批准為所有 12 歲以上且在最後一次接種後至少五個月的人接種加強針。歐洲藥品管理局已建議,可以考慮為所有 18 歲及以上且在最後一次接種後至少六個月的人接種加強針。

鑑於全球疫苗接種率較低,科學家和公共衛生專家(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的人員)譴責為健康人接種加強針是不道德的。“我們正計劃把額外的救生衣發給已經有救生衣的人,而我們卻讓其他人溺水而亡,連一件救生衣都沒有,”世衛組織衛生突發事件專案執行主任邁克·瑞安在 8 月 18 日於日內瓦發表的講話中說。

然而,關於富裕國家的加強針運動奪走了本可以用於國外未接種疫苗人群的疫苗劑量的爭論,忽略了一個關鍵點:這些國家擁有的劑量遠遠超過他們加強針所需的劑量,但政府——常常深陷政治考量和官僚主義——既不使用也不捐贈這些劑量。富裕國家的政府已經購買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可用的疫苗劑量,並預訂了未來的大部分疫苗劑量——大概是為了以防需要加強針。例如,加拿大購買的劑量足以為其人口接種五次疫苗——遠遠超過該國加強針運動所需。儘管富裕國家已承諾向發展中國家捐贈一些過剩劑量,但它們大多一直在囤積疫苗,其中許多疫苗面臨過期風險。美國已承諾捐贈 12 億劑疫苗,但僅交付了約 1.9 億劑。10 月 7 日,世衛組織釋出了一項計劃,該計劃將使全球 40% 的人口在年底前接種疫苗,但該機構表示,這將需要所有國家“承諾公平分配疫苗”。

富裕國家的加強針運動可能會進一步減緩捐贈速度。“全球衛生領域的每個人現在都非常沮喪,”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流行病學家馬杜卡·派伊說。“這幾乎就像是,接種加強針的邏輯是,‘天哪,我們有數百萬劑疫苗躺在冰櫃裡;我們需要使用它們。讓我們開始為所有人接種加強針。’”

理論上,現有或正在研發的疫苗劑量充足,足以讓世界上大多數人在不久的將來完成初始接種。專家預測,到 2021 年底將生產 120 億劑疫苗,而 110 億劑疫苗足以讓全球 70% 的人口接種疫苗。

即使七國集團——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和日本——以及歐盟為其 80% 以上 12 歲以上的居民接種加強針,根據分析公司 Airfinity 的資料,仍將有超過 10 億劑疫苗可供捐贈給發展中國家。“我從未見過富裕國家沒有盈餘的情況,”該公司首席新冠分析師卡羅琳·凱西說。

但 10 億劑疫苗遠遠不足以實現世衛組織到 2022 年 6 月為全球 70% 的人口接種疫苗的目標——而這正是廣泛的加強針運動可能成為問題的地方。“我理解為什麼政治家會想說,‘我想兩者兼顧’”,即加強針運動和捐贈,東北大學的衛生法專家布魯克·貝克說。“但假裝美國人手臂上的一劑疫苗並不意味著非洲人手臂上少一劑疫苗,這是沒有道理的。” 然而,在個人層面上,符合條件的人決定放棄加強針不太可能為國外的未接種疫苗者騰出一劑疫苗。

許多國家已承諾向發展中國家和新冠疫苗實施計劃 (COVAX) 捐贈過剩疫苗,新冠疫苗實施計劃是世衛組織和兩個國際非營利組織(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之間的合作專案,旨在幫助在全球範圍內公平分配疫苗捐贈。新冠疫苗實施計劃的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前交付 20 億劑疫苗,但承諾給它的捐款進展緩慢,並且 預計將比其目標短缺 30%。其負責人將此歸咎於各國政府的各種出口禁令、供應商與國家之間的個別交易、生產挑戰和監管延誤。

目前尚不清楚捐贈過程為何如此緩慢。拜登政府仍然希望為美國 21% 的拒絕接種疫苗的成年人口接種疫苗,並且還在儲備一些劑量,預計疫苗很快將獲得 12 歲以下兒童的授權。白宮顧問最近告訴 Politico,剩餘的過剩劑量出於謹慎考慮仍留在美國。與此同時,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分析師認為,美國正在戰略性地向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特定國家捐贈部分劑量,以與中國爭奪影響力。

一些專家認為,為很大一部分人口接種加強針將進一步減緩捐贈速度,並削減供應。派伊補充說,這種短缺也可能助長另一種危險局面:與已完成疫苗接種(即使沒有加強針)的人相比,更致命的病毒變種更有可能在世界各地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出現。

更緊迫的是許多疫苗劑量即將到期。貝克說,存在一種風險,“由於過度謹慎或自私,實際上將有數億劑疫苗在倉庫中過期並被浪費掉。” Airfinity 的資料顯示,七國集團和歐盟國家目前持有的 2.41 億劑疫苗可能會過期並被浪費掉,如果它們在 2021 年底前未使用。如果將這些劑量新增到現有承諾之上,到 2022 年 5 月,全球 70% 的人口仍然可以接種疫苗。但這隻有在接受國獲得足夠的時間在劑量到期前開展疫苗接種運動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現。貝克說,等待時間過長可能會使將疫苗送到人們手中在後勤上更加困難。

凱西和貝克提出了富裕國家可以採取的幾項策略來幫助解決這種情況。這些策略包括取消預訂單或現在捐贈劑量,並在需要加強針時以後購買更多。

最終,專家表示,要實現全球疫苗接種目標,就需要提高全球的生產能力——包括在非洲等目前尚未生產新冠疫苗的地方。“你不能依靠慈善措施作為全球公共衛生策略,”無國界醫生組織/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Access Campaign 的高階疫苗政策顧問凱特·埃爾德說。但擴大生產將需要公司放棄其智慧財產權(無論是自願還是透過政府強制),從而允許更多製造商開始生產疫苗。包括德國在內的幾個國家已經阻止了相關的智慧財產權轉讓協議。儘管一些公司獲得了美國政府的資金來開發新冠疫苗,但它們一直不願放棄此類權利。

派伊說,在有更多製造商之前,數字表明,為富裕國家的每個人接種加強針應該被排除在外。“不管我們是否喜歡,”他說,“除非供應商增加,否則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零和博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