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會搶走我們的工作嗎?

計算機正在搶走我們的工作嗎? 這令人驚訝地難以說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好的資料

去年秋天,牛津大學的經濟學家卡爾·貝內迪克特·弗雷和資訊工程師邁克爾·A·奧斯本發表了一項研究,估計了702種職業很快將被計算機取代的可能性。他們的發現令人震驚。他們認為,資料探勘、機器視覺、人工智慧和其他技術的進步可能會使未來幾年美國47%的工作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信貸員、稅務員、收銀員、火車司機、律師助理、屋頂工、計程車司機,甚至動物飼養員都有可能步交換機操作員的後塵。

無論你是否認同弗雷和奧斯本的分析,美國勞動力市場正在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是不可否認的。自大衰退結束以來,創造就業的速度一直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自2000年以來,企業利潤翻了一番,但家庭收入中位數(經通貨膨脹調整後)從55986美元降至51017美元。與此同時,企業稅後利潤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5%左右上升到11%,而僱員報酬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47%左右下降到43%。不知何故,企業用更少的工人賺取了更多的利潤。

麻省理工學院的商業研究員埃裡克·布林約爾夫松和安德魯·麥卡菲將這種分歧稱為“大脫鉤”。在他們最近出版的著作《第二次機器時代》中,他們認為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轉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傳統的經濟智慧長期以來一直是,只要生產力不斷提高,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技術創新促進了更高的生產力,從而為所有人帶來更高的收入和更大的福祉。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生產力和收入確實同步增長。但近幾十年來,兩者開始分道揚鑣。生產力持續提高,而收入——也就是個體工人的福利——停滯不前或下降。

布林約爾夫松和麥卡菲認為,技術進步正在摧毀工作崗位,尤其是低技能工作崗位,其速度快於創造工作崗位的速度。他們引用研究表明,所謂的例行工作(銀行出納員、機器操作員、裁縫)在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首次出現時開始衰落,但這種速度已經加快:在2001年至2011年間,11%的例行工作崗位消失了。

許多經濟學家對此表示不同意,但這場辯論很難評判,部分原因是缺乏資料。我們對技術進步與就業之間關係的理解受到過時指標的限制。在今年由歐盟、康奈爾大學IRL學院和 Conference Board(一個商業研究協會)召集的技術與工作圓桌討論會上,滿屋子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家反覆強調,許多基本的經濟變數要麼衡量得很差,要麼根本沒有衡量。生產力在下降嗎?還是我們只是衡量錯了?專家們意見不一。哪些型別的工人被邊緣化了,為什麼?他們可以透過適當的再培訓獲得新的工作嗎?同樣,我們也不知道。

2013年,布林約爾夫松告訴《大眾科學》,應對自動化對就業影響的第一步是正確診斷它——“瞭解經濟為什麼會發生變化,以及人們為什麼不像過去那樣過得好。”如果生產力不再是衡量經濟活力的良好指標,那麼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方法來衡量經濟健康狀況。在2009年的一份報告中,哥倫比亞大學的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哈佛大學的阿馬蒂亞·森和巴黎政治學院的讓-保羅·菲圖西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他們寫道:“現在是我們的衡量體系將重點從衡量經濟產出轉向衡量人民福祉的時候了。”IRL學院去年的一份報告呼籲統計機構收集更多更好的關於勞動力市場流動的資料——這些資料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哪些工作崗位的流失源於自動化。

如果沒有這些資料,我們將永遠無法正確理解技術如何在21世紀改變工作的性質——以及應該對此做些什麼(如果有的話)。正如今年圓桌會議的一位參與者所說,“即使這只是另一場工業革命,人們也低估了它的劇烈程度。如果是這樣,這次應該對勞動力市場和商業規則進行哪些修改?上次我們做了很多。這次消除童工是什麼?這次的八小時工作制是什麼?”

大眾科學線上
ScientificAmerican.com/aug2014上評論本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