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今年早些時候,野火在美國西部地區肆虐,使2002年成為有史以來火災損失最慘重的一年。但是,燃燒的土地和灌木林的後果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損失。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野火可能對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產生巨大影響,特別是二氧化碳。具體而言,科學家發現,1997年印度尼西亞的火災向空氣中排放的碳量與整個地球生物圈通常每年吸收的碳量相同。
萊斯特大學的蘇珊·E·佩奇和她的同事使用了火災前後拍攝的婆羅洲250萬公頃區域的衛星影像來評估其影響。該團隊發現,總體面積的32%已被燒燬,並且受影響的大部分土地由泥炭沼澤組成。由於泥炭地在儲存陸地碳方面非常有效,因此火災模式對全球碳預算產生了重大影響。(上面的影像拍攝於1997年9月27日,顯示了籠罩著印度尼西亞多巴湖的煙霧。)透過將其發現推斷到全國範圍,科學家們確定,火災向大氣中釋放了0.8億至26億噸的碳。該數量相當於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年排放量的13%至40%,這使得火災成為自1957年開始記錄以來大氣二氧化碳水平最大幅度躍升的重要貢獻者。正如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戴維·希梅爾和戴維·貝克在隨附的評論中指出的那樣,“影響小區域的災難性事件顯然可能對全球碳平衡產生巨大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