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和世界各地的許多人一樣,驚恐地看著野火將艾伯塔省賈斯珀鎮近三分之一的地區化為灰燼,並燒燬了周圍賈斯珀國家公園約150平方英里的土地。雖然我現在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生活和工作,但這場災難仍然讓我感到切膚之痛:賈斯珀是我幫助在加拿大落基山脈建立的暗夜保護區的一部分,也是我和妻子花了九年時間建立觀星旅遊公司和天文館的地方。
7月下旬,兩場不同的森林大火在賈斯珀匯合,造成了災難性的匯合,300英尺高的火焰將燒焦的松果和餘燼拋射到火勢前方,部分火勢產生了閃電和下衝氣流,所有這些都進一步加速了地獄般的火勢。
大約25,000人在火災來襲前逃離該地區,一名消防員在撲火時犧牲。與一些人不同,我們的企業倖存了下來,但並非毫髮無損:煙霧損壞了我們的望遠鏡和其他裝置。公園內與野火相關的損失的保險索賠估計最終可能超過10億加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然而,儘管這次事件造成了破壞,但它預示著可能發生更大的危害和破壞。近年來,野火的數量和強度都在增加,它們越來越威脅到我們觀看和研究天空的能力。如果我們不盡快找到解決方案,這種火災可能會取代光汙染,成為天文觀測最普遍的威脅。許多珍貴的宇宙景觀可能會在比喻意義上付之一炬。
在亞利桑那州索諾蘭沙漠的山頂上,一棵被火燒焦的死橡樹矗立在基特峰國家天文臺宿舍外約三英尺處,我現在在那裡擔任遊客中心運營經理。這棵燒焦的樹提醒人們,早先的一場災難離我們有多近。2022年6月的一次雷擊引發了一場野火,席捲了該地區,摧毀了四棟非科學建築,並逼近了山上22座主要研究望遠鏡中的一些,距離僅有幾十英尺。
今年夏天賈斯珀悲劇發生幾天後,另一場野火迫使基特峰進行了預先疏散準備,準備好防水布以覆蓋望遠鏡並保護裝置。
問題正在變得更糟,而且遠非這些地點獨有。野火已經摧毀了澳大利亞斯特羅姆洛山天文臺的幾座主要望遠鏡。2020年,加利福尼亞州的內華達山脈遙感天文臺差點被一場野火摧毀,那場野火使那裡的望遠鏡光學器件覆蓋了一層灰燼和碎片。
天文觀測臺——無論是偏遠的研究中心還是荒野旅遊目的地——都位於自然隱蔽和野火風險的交匯處。可悲的是,目前提供一些最清晰、最易接近的宇宙景觀的地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即使野火沒有直接威脅到天文臺,它們也在威脅著天文研究和公眾科普。
兩年前,在2022年野火季期間,我與我的員工站在賈斯珀空中纜車的頂端參加觀星活動,向下俯瞰山谷,看到火勢沿著15英里外的賈斯珀湖岸邊蔓延。雖然火勢從未到達賈斯珀鎮,但來自那場火災的煙霧零星地擾亂了我們在賈斯珀天文館觀看天空的視野,持續了數週。來自艾伯塔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加利福尼亞州和其他地區的此類火災產生的煙霧可以傳播很遠,甚至可以遮蔽數千英里以外地點的星星。
氣象學家艾倫·拉希爾(Alan Rahill)的“晴朗天空圖”是天文觀測者值得信賴的規劃工具,他最近向我悲嘆了一個黯淡的預測:“在本世紀下半葉,我們將在三月到十二月之間看不到藍天了。晴朗的夜晚將變得非常罕見。”
然而,對於那些願意嘗試和適應的人來說,還是有希望的。專業和業餘天文機構都在尋找方法來防禦野火、野火的原因及其影響
基特峰正在安裝專門的探測器,以便為山上發生的雷擊提供早期預警,並與當地消防員、博物學家、牧場主和其他人士組成的聯盟合作,制定未來的應急響應總體規劃。
弗拉格斯塔夫的洛厄爾天文臺與地方當局合作,進行計劃燒除和戰略防火帶,以保護其場地,而洛杉磯的格里菲斯天文臺則升級了其消防系統和建築材料。
在賈斯珀天文館(自今年夏天的野火以來已重新開放),我們增加了一臺能夠穿透迷霧的射電望遠鏡,提供遙遠星系的即時射電圖。
然而,要解決根本問題,需要的努力程度將比僅僅適應“新常態”——即更多、更強烈的野火——高出幾個數量級。
科學普及者、天文愛好者和加拿大勳章獲得者鮑勃·麥克唐納(Bob McDonald)向我指出:“世界各地野火和乾旱的增加表明,氣候變化不再是未來幾代人的問題。它現在就在我們眼前。”
在他最近出版的《未來就在當下》一書中,麥克唐納認為,新冠疫情期間的工業減排讓許多人看到,我們有能力利用替代能源、碳捕獲和儲能等多種手段來扭轉人為氣候變化的影響。“煙霧是一個明確的訊號,表明現在是時候著手行動,淨化我們的天空了,這不僅是為了天文學,也是為了人類健康,”麥克唐納告訴我。
如果另一座天文臺被野火摧毀,會有很多人關心並採取行動嗎?我希望如此。如果一些天文研究因為某些望遠鏡上空的天空被煙霧嗆得太厲害而無法進行,會有更多人注意到嗎?也許吧。但我擔心,只有當自然愛好者仰望夏日的天空,看到的不是星星而是灰燼,並焦慮地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時,人們才會醒悟得太晚。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