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野生鳥類可能傳播禽流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自 2003 年重新出現以來,禽流感已奪去了 50 多人的生命,其中大部分發生在越南。禽流感對家禽具有毀滅性,官員們擔心,如果它獲得在人類之間傳播的能力,可能會在全球範圍內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在本週早些時候在馬來西亞舉行的為期三天的會議結束時,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宣佈,需要 1.5 億美元來對抗該疾病在人類中的傳播,另外還應撥款 1 億美元來阻止其在亞洲動物中的傳播。現在,兩份報告表明,禽流感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廣泛。科學家首次記錄了該疾病在野生動物種群之間的傳播。

疫情發生在位於中國西部的一個自然保護區,即青海湖,於 4 月 30 日在野生斑頭雁中顯現。香港大學的易關(音譯)及其同事在《自然》雜誌上報道,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近 1500 只鳥類死於該疾病,而在接下來的幾周裡,包括其他三個物種的鳥類在內,更多的鳥類死亡。當研究人員分析從死去的動物身上採集的病毒樣本時,他們發現它與導致泰國和越南人生病的 H5N1 毒株密切相關。“這次疫情可能有助於將病毒傳播到喜馬拉雅山脈以外,”該團隊指出,“並且對制定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份報告表明,從死去的野生鳥類身上提取的 H5N1 病毒的四個亞毒株特別具有毒性。北京中國農業大學的劉金華(音譯)及其同事將小鼠和雞暴露於這些亞毒株下,發現暴露後三天內,16 只測試動物中除了一隻外,其餘全部死亡。由於該湖泊是返回東南亞、西伯利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鳥類的繁殖中心,因此,新報告表明,禽流感在亞洲據點以外傳播的可能性很高。兩個團隊都呼籲加強對家禽養殖場的監控,以防止該疾病在世界各地更多鳥類種群中根深蒂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