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搜尋揭示不同的好奇心型別

對維基百科兔子洞探險者的追蹤揭示了人類求知慾的三種不同型別:“忙碌者”、“獵人”和“舞者”

Cropped image of infographic shows stacked bars and circles representing data about Wikipedia pages within various topic areas.

阿曼達·蒙塔內斯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維基百科網站將好奇心描述為“與求知思維相關的品質,例如探索、調查和學習,這在人類和其他動物身上都很明顯。” 但這種人類行為的主要動因還有很多——而維基百科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現在正在幫助社會科學家深化對好奇心的定義。

追蹤維基百科搜尋者如何在主題之間跳躍並在 維基百科兔子洞 中迷失自我,揭示了人類求知慾的三種不同型別:“忙碌者”、“獵人”和“舞者”。

“好奇心實際上是透過連線資訊片段來發揮作用的,而不僅僅是獲取資訊。” ——丹妮·巴塞特,《賓夕法尼亞大學》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在這個詞彙表中,“忙碌者”會追蹤一條曲折的路線,穿梭於許多通常關係遙遠的主題之間。 相比之下,“獵人”則以持續的專注力進行搜尋,在相對較少數量的密切相關文章之間移動。“舞者”則將高度不同的主題聯絡在一起,試圖綜合新的想法。“好奇心實際上是透過連線資訊片段來發揮作用的,而不僅僅是獲取資訊,”賓夕法尼亞大學網路科學家丹妮·巴塞特說,她是最近一項關於這些好奇心型別的研究 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共同資深作者。“這不像我們在世界中穿梭,撿起一塊資訊,然後像石頭一樣放進口袋裡。相反,我們收集資訊並將其與我們已經知道的東西聯絡起來。”

該團隊追蹤了來自 50 個國家或地區和 14 種語言的超過 482,000 名維基百科移動應用程式使用者。研究人員使用“知識網路”繪製了這些使用者的路徑,知識網路描繪了一個搜尋主題(網路中的一個節點)與另一個主題的密切程度。除了繪製連線圖之外,他們還將好奇心型別與基於位置的福祉、不平等和其他指標聯絡起來。

在教育水平較高和性別平等等級較高的國家,人們的瀏覽方式更像“忙碌者”。在這些變數得分較低的國家,人們的瀏覽方式更像“獵人”。巴塞特推測,“在那些壓迫結構或父權力量較多的國家,可能會對知識生產產生限制,從而將人們更多地推向這種過度專注。” 研究人員還分析了“忙碌者”與“獵人”感興趣的主題,範圍從物理學到視覺藝術(圖表)。最近證實的“舞者”模式被排除在外。

Bar chart shows percentage breakdown of user types, from most busybodylike to most hunterlike, of people who visited pages in each of 30 topic categories. Accompanying circles are scaled to show how many total pages were visited in each topic category.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埃裡克·諾克讚揚了這項研究的“驚人規模”。 他說,作者彙集了來自拓撲學、心理學、認知科學、情感科學、臨床科學、社會學和計算建模等領域的專業知識,揭示了“對人類行為的大量見解”。

這項工作的種子於 2016 年種下,當時巴塞特和她的雙胞胎兄弟佩裡·祖恩(美國大學哲學教授)注意到,大量的學術研究已經考察了創造力——但相對較少的研究關注其必要的先決條件——好奇心。 祖恩深入研究了 2000 年的西方歷史和哲學文獻,對各種好奇心型別進行了描述,包括最近的論文中研究的三種。 維基百科隨後提供了真實的試驗平臺,以證實這種“忙碌者-獵人-舞者”的型別學,這種型別學源於哲學巨匠的作品。 海德格爾和尼采可能永遠不會想到他們的作品有一天會影響維基百科兔子洞的網路科學。

加里·斯蒂克斯,《大眾科學》心理與大腦主題高階編輯,編輯和報道推動腦科學走向生物科學前沿的新興進展。斯蒂克斯編輯或撰寫了封面故事、專題文章和新聞,內容涵蓋從一個人沉浸在思考中時大腦中發生的事情,到減輕抑鬱症等情緒障礙的大腦植入技術的影響。在接手神經科學領域之前,斯蒂克斯作為《大眾科學》的特別專案編輯,負責該雜誌的年度單主題特刊,構思和製作了關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查爾斯·達爾文、氣候變化和奈米技術的特刊。他負責的一個關於時間的所有表現形式的特刊榮獲國家雜誌獎。斯蒂克斯與他的妻子米里亞姆·拉科布合著了一本名為《誰在乎千兆位元組?技術困惑者的生存指南》的技術入門書。

更多作者:加里·斯蒂克斯
大眾科學雜誌 第 332 卷 第 2 期本文最初以“維基百科好奇”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 332 卷 第 2 期(),第 18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22025-5jyVTYEuXUu0ChH7jK7DC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