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2年總統選舉在11月臨近,請思考以下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巴拉克·奧巴馬和米特·羅姆尼,誰看起來更勝任?誰的聲音最深沉、最洪亮?也許你的答案是:“誰在乎?我根據候選人的政策和立場投票,而不是他們的外貌和聲音!” 如果是這樣,那麼很可能你的理性大腦正在為你的情感大腦基於這些看似膚淺的標準所做的早期選擇辯解。
在選舉之前,我敦促你閱讀倫納德·姆洛迪諾夫的新書《潛意識:你的無意識思維如何支配你的行為》(萬神殿出版社)。你將獲得這樣的見解:與音調較低的說話者相比,音調較高的聲音被受試者評判為更緊張、更不真實、更缺乏同情心;而說話速度稍快、音量稍大、停頓較少、音量變化較大,則會讓人們認為這個人精力充沛、聰明且知識淵博。外貌甚至更重要。一項研究向受試者展示了競選傳單,傳單上印有模特擺姿勢扮演虛構國會競選中民主黨人或共和黨人的黑白照片;一半看起來有能力且勝任,而另一半則不然,這是實驗前志願者評定的。傳單包括候選人的姓名、黨派歸屬、教育程度、職業、政治經驗和三項立場宣告。為了控制黨派偏好,一半的受試者看到外貌更合適的候選人是民主黨人,另一半則看到他是共和黨人。結果:59%的選票投給了外貌更勝任的候選人,而與其他資格無關。一項類似的模擬選舉研究表明,外貌更具權威性的政治家有12個百分點的優勢。
為了在真實選舉中測試這些效應,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亞歷山大·託多羅夫和他的同事讓志願者對2000年、2002年和2004年美國眾議院600場競選和參議院95場競選中所有候選人的黑白頭像進行“勝任能力”評級。結果:被評為更勝任的候選人贏得了67%的眾議院競選和72%的參議院競選。在2007年發表的一項後續研究中,心理學家在2006年選舉之前進行了面部評估過程,僅根據候選人的外貌就預測了72%的參議院競選和69%的州長競選的獲勝者。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些資料——以及其他資料——證實了1960年9月26日晚,約翰·F·肯尼迪和理查德·M·尼克松之間的首次電視總統辯論期間人們的感知。記者霍華德·K·史密斯指出,在加利福尼亞州競選活動中得到充分休息和曬黑的肯尼迪容光煥發,就像一位“前來接受桂冠的花環的運動員”。相比之下,尼克松一直在競選活動直到辯論開始前,並因膝蓋感染住院,這使他發燒到102度,看起來臉色蒼白、憔悴,而他出了名的濃重胡茬使情況更糟。七千萬人觀看了這場活動。還有數百萬人透過廣播收聽。根據行業期刊《廣播》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觀看辯論的人認為肯尼迪獲勝,而收聽辯論的人則認為尼克松獲勝。例如,當《紐約先驅論壇報》作家厄爾·馬佐首次在一次會議上觀察到對辯論的反應時,他觀察到,“尼克松在廣播中表現最好,僅僅是因為他深沉洪亮的聲音比肯尼迪音調較高的聲音和他的波士頓-哈佛口音傳達了更多的信念、掌控力和決心。但在電視上,肯尼迪看起來更敏銳、更受控制、更堅定。” 這些結論在2003年的一項研究中得到了重複,在該研究中,觀看辯論的受試者比收聽辯論的受試者更可能認為肯尼迪獲勝。
為什麼我們如此容易受到聲音和外貌等看似微不足道的特徵的影響?在我們的進化歷史中,它們充當了健康、活力和整體健康(在身體和進化意義上)的替代指標。由於在一個充斥著資訊超載的世界中,不可能理性地分析所有傳入的資料,因此這種認知捷徑在今天仍然是必要的。因此,在選舉日,嘗試克服你可預測的非理性傾向,屈服於這些影響,並調動你的理性大腦來投票給議題,而不是人。
大眾科學線上
在ScientificAmerican.com/oct2012評論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