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到來常常帶來複雜的情緒。對於我們中的一些人來說,日曆的更替是反思過去12個月中發生的好事和壞事的機會。對於另一些人來說,這是一個展望未來、重新開始的機會。作為一名科學家,我長期以來一直對人們超越當下的非凡能力感到著迷。我們的肉體似乎永遠被束縛在每個發生的瞬間,但我們的心靈 隨意地重溫過去的經歷,並想象未來的經歷。
科學家們對人們如何回憶過去事件和猜測未來事件的瞭解,大部分來自專注於特定個人自身經歷的研究。其基本思想很簡單:你所做的事情,或者你計劃做的事情,都會以某種方式寫入你記憶系統的複雜網路中。研究人員可以研究你的大腦在形成新記憶、檢索這些記憶、猜測未來、制定計劃等等時的運作方式。
在最近的研究中,我在達特茅斯學院的研究生徐新明(音)對這些現象提出了一個絕妙的轉折。他想知道我們如何在精神上訪問他人的過去和未來。假設你第一次遇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人。猜測那個人的過去和未來是你與他們互動方式的核心。這些推測幫助我們決定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某人,是否將他們視為潛在的浪漫伴侶或威脅等等。但是我們可能會利用哪些線索呢?我們團隊對這個問題的調查帶來了一些關於我們如何看待時間以及這如何影響我們互動方式的驚人見解。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們團隊首先思考了時間快照可以告訴人們關於先前和後續時刻的一些基本屬性。在稱為經典力學的物理學分支中,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同樣告訴我們過去和未來:如果有人知道空中飛行的球的當前位置和速度,他們可以猜測它在不久前的位置以及它將來的位置。這些相同的原理是否適用於主觀體驗,例如社互動動和心理過程?如果是這樣,我們應該同樣擅長推斷陌生人的過去,就像我們擅長推斷他們的未來一樣。
我們團隊透過要求 36 名參與者觀看從電視節目中選取的片段,然後猜測每個場景之前或之後發生的事情來檢驗這個想法。我們發現,我們的參與者幾乎總是更擅長猜測片段之前發生的事件,而不是之後發生的事件。但這怎麼可能呢?
當我們深入挖掘時,我們找到了一個簡單的解釋——與一個顯著的模式有關。人們對電視角色過去和未來的猜測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角色對話內容的引導。由於該電視節目中的角色談論過去的次數比未來多 1.7 倍,因此參與者傾向於更多地瞭解故事早期發生的事件。
這一發現可能僅僅反映了人們觀看的電視節目,因此我們使用不同的節目重複了我們的研究。我們驚訝地發現,這些新角色也傾向於更多地談論過去而不是未來。但這也許只是巧合?然後,我們對來自書籍、電影、電視節目以及口頭和書面真實世界互動中選取的數千萬次真實和虛構的對話進行了大規模分析。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我們發現虛構人物和真實人物平均都表現出同樣的傾向。據我們所知,這種不對稱性似乎是人類交流的一個基本方面。
為什麼在對話中更多地關注過去而不是未來?人們當然比未知的未來更瞭解自己的過去,因此也許我們人類傾向於堅持我們所知道的。一個結果是,人們已知和思考的偏見會出現在與他人的交流中,因此,人們從他們觀察和參與的對話中獲得的資訊本質上偏向於過去。
最終,人們更擅長推斷過去發生的事件,而不是預測未來發生的事件。我們的發現也符合更大範圍的研究,這些研究探索了人們如何以及為何在精神上訪問過去和未來。例如,正念訓練的核心原則是嘗試專注於當下,這可以幫助人們感到腳踏實地,並欣賞他們所處的位置、與誰在一起以及他們擁有什麼。但思想有時似乎會將人們拉開,讓他們在時間中迷失方向。這可能是一種干擾——導致某人較少關注,例如,正在進行的對話——或者是一種有害模式的一部分,例如反芻思維,這與抑鬱症有關。
但是,這些在精神上遠離當下的行為可以服務於實際目的。當人們在當下體驗到的某些事物與他們的過去有某些共同之處時,它可能會導致他們自發地重溫早期的時刻。例如,當您走在街上經過一家麵包店時,飄過門縫的氣味可能會喚起您童年時代祖母烹飪的回憶。然後,您可能會尋找那些烘焙食品,希望能重新捕捉到一些溫暖、舒適的感覺。這些對過去時光的提醒會影響行為,幫助人們利用過去有用的線索來駕馭複雜的情況或環境。我們擁有記憶的首要原因是因為它們幫助我們預測——儘管不完美——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即使我們的對話往往偏愛過去,我也屬於將新年視為全新、令人興奮的開始機會的陣營。如果過去一年中有些事情沒有完全按計劃進行,我們的記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並避免在未來犯同樣的錯誤。對於過去一年中確實順利的事情,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的記憶讓我們在當下更快樂。
您是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讀過最近發表的同行評議論文,並想為“心靈 Matters”撰寫文章?請將建議傳送給大眾科學的“心靈 Matters”編輯 Daisy Yuhas,郵箱地址為 dyuhas@sciam.com。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