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都是 Beta 測試員的原因

軟體開發者知道程式有漏洞——但還是照常釋出產品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幾年前,我在哥倫比亞商學院教了一門課,名為“是什麼讓產品大獲成功——又是什麼讓產品慘敗”。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 25 年科技產品評測老手,我打算將我來之不易的智慧傳授給這群年輕而富有理想的未來企業家。

我分享了例如 Storm 的故事,它是第一款觸控式螢幕黑莓手機。 黑莓急於將其匆忙推出,其中充滿了令人尷尬的漏洞,希望能趕上 2008 年的假日季。 這幾乎是大多數人最後一次聽說它。

“永遠不要把你的客戶當作 beta 測試員,”我總結道。“第一次就把你的軟體做好。糟糕的第一印象很難挽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點了點頭,滿意地認為我已經表達了我的觀點——這時我注意到有三四隻手舉了起來。 他們是曾在軟體公司度過暑假的學生。

“但是軟體永遠不會真正完成,”一位年輕女士爭辯道。“你釋出一些相當接近完成的東西;你總是可以在以後推送軟體修復程式。”

我驚呆了。“您會在明知軟體存在漏洞的情況下發布它嗎?”

這時,我的學生們幾乎都在對我翻白眼。“Pogue 教授,每個軟體產品在釋出時都存在已知的漏洞。您嘗試在 1.0 版本釋出之前修復主要的漏洞,但之後您必須將其釋出出去以獲得收入。 您總是可以在以後進行完善。” 真的嗎,我想?

在火車回家的路上,我意識到他們有一點是正確的:有漏洞的軟體不僅僅是偶爾的僥倖;它現在已成為常態。 科技公司通常將付費客戶視為無薪的 beta 測試員。

這不僅僅是關於漏洞。 如今,軟體設計師讓公眾反饋來指導軟體的基本設計:它提供哪些功能,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

讓我明確一點:我是眾包的超級狂熱粉絲。 大眾的智慧每次都勝過少數程式設計師的智慧。 這就是為什麼 beta 測試計劃是如此雙贏:科技愛好者可以提前試用一些新產品(並塑造其開發),而公司則可以免費獲得數千名小白鼠來尋找缺陷。

這就是為什麼微軟在新版本的 Windows 完成前幾個月就將其提供給公眾。 今年,多年來首次,蘋果也對其 OS X Yosemite 作業系統做了同樣的事情。 而谷歌以將其服務標記為“beta”很長時間而聞名。(Google Docs 進行了三年的 beta 測試;Gmail,五年。)

但是這些未完成的產品是免費的並且標記為“beta”。 當公司銷售產品時,事情變得糟糕起來——而且沒有告訴他們的受眾該軟體尚未完全成熟。

我們對使用有缺陷的軟體感到不滿,部分原因可能源於我們對軟體本身的觀念——認為軟體實際上是可以完成的。 軟體過去裝在盒子裡,帶有版本號。 我們將每個版本理解為一個里程碑——一個凝固在石頭中的程式。

但如今,軟體是一個活生生的、不斷發展的實體。 考慮一下手機應用程式:似乎沒有人介意新版本不斷湧現,有時一年多次。 或者網站:它們也是軟體,並且它們在不斷變化。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 Adobe 不再生產盒裝、編號版本的 Photoshop;相反,獲得 Photoshop 的唯一方法是訂閱其全年穩定的發展。

也許是時候停止以任何不同的方式看待傳統程式了。 也許我們應該像 Adobe 所做的那樣,擺脫凍結的、編號的版本。

這不會消除對漏洞的挫敗感,但至少我們會理解軟體的真實本質:一種永遠不會完成的產品。

大眾科學 線上
最令人震驚的科技漏洞:ScientificAmerican.com/nov2014/pogu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