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絕地武士”一詞不適合用來描述旨在促進公正、公平、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專案

他們本應是《星球大戰》宇宙中的英雄,但絕地武士不適合作為正義事業的象徵

Two men in costumes pretend to fight, with the sea in the background.

駐軍愛爾蘭軍團成員在愛爾蘭波特馬吉舉行的五月四日星球大戰節上扮演歐比旺·肯諾比和達斯·維德的角色。

縮寫詞“JEDI”(絕地武士)已成為一個流行的術語,用於品牌化學術委員會,並標記專注於社會公正問題的 STEM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和醫學)倡議。在這種語境下,JEDI 代表“公正、公平、多元化和包容性”。近年來,這個縮寫詞已被越來越多的知名機構和組織採用,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院。乍一看,JEDI 可能只是一個巧妙的方式,將“公正”明確地納入更常見的“DEI”(“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的縮寫)公式中,在過程中富有成效地轉移我們的倫理重點。JEDI 具有這些重要的優勢,但也繼承了另一組值得注意的含義:它與科幻《星球大戰》系列中的超級英雄主角“絕地武士”同名。在《星球大戰》的敘事世界中,成為絕地武士似乎就是成為善良的典範,秩序的原則性守護者和無辜者的保護者。這種流行文化聯想是某些JEDI 倡議倡導者明確提及的。

無論有意與否,我們為以正義為導向的倡議選擇的標籤都會將它們開放給更廣泛的聯想領域,用意義來標記它們——並且,在 JEDI 的情況下,將它們與消費品牌捆綁在一起。透過與《星球大戰》的聯絡,JEDI 這個名稱可能會無意中將我們的正義工作與故事和刻板印象聯絡起來,而這些故事和刻板印象與公正、公平、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價值觀相去甚遠。我們必須問的問題是,這些聯絡引發的對話是否是我們想要進行的對話。

正如我們將要論證的那樣,我們以正義為導向的專案應該對與絕地武士和《星球大戰》的聯絡持謹慎態度,甚至可能完全避免使用縮寫詞 JEDI。下面,我們概述了五個原因。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絕地武士不適合作為社會公正的吉祥物。儘管絕地武士表面上是《星球大戰》宇宙中的英雄,但他們不適合作為正義事業的象徵。他們是一個星際警察僧侶的宗教組織,容易出現(白人)救世主情結和有毒的男性化衝突解決方式(用象徵陽具的光劍進行暴力決鬥,透過“絕地意念控制”進行精神操控等)。絕地武士也是一個排外的邪教,其成員資格部分取決於是否擁有更高的精神和身體能力(或“原力敏感性”)。引人注目的是,《星球大戰》中對原力操控天賦的敘事解釋不僅從精神層面,而且還從歧視殘疾人和優生學層面進行解釋:這些超自然力量被自然化為生物性的、遺傳性的屬性。因此,原力潛力被框定為貴族血統的世襲財產(例如,天行者王朝),而原力差異則被呈現為天生的身體屬性,可以透過“原蟲”計數來衡量(類似於“原力基因”測試),並透過人類(類人)工程來增強。因此,英雄般的絕地武士是許多危險的反動價值觀和假設的象徵。傳遞正義工作類似於角色扮演的資訊已經夠糟糕的了;用絕地武士的象徵性服裝來裝扮我們的倡議就更糟糕了。

關於 JEDI 的這種謹慎態度可以概括為:我們必須有意地命名我們的工作,並注意任何名稱可能帶來的聯想——尤其當這些名稱同時也是具有複雜歷史的現有詞彙時。

星球大戰 具有成問題的文化遺產。這個太空歌劇系列因販賣性別歧視、種族主義和殘疾歧視等不公正現象而受到批評。想想看,例如,所謂的 “奴隸萊婭”服裝,它因剝奪並束縛電影系列的第一位女主角,作為東方主義情節的一部分而臭名昭著。《星球大戰》可以說將 “外星性”與“非白人”混淆,在描繪非人類物種時,經常似乎依賴於種族主義刻板印象。該系列經常預設使用殘疾歧視的比喻,尤其是在其對達斯·維德的刻畫中,這會將反派的身體殘疾與機械的非人性和道德墮落聯絡起來,將他技術輔助的呼吸呈現為危險和厄運的險惡聽覺標記。更重要的是,《星球大戰》中以身體聲音為中心的人物,除了少數例外,歷史上一直是白人男性。雖然最近的電影增加了性別和種族多樣性,但關於這些變化在多大程度上真正代表了對該系列成問題過去的背離,仍然存在重要問題。事實上,《星球大戰》粉絲群中相當一部分人積極倡導(重新)以白人男性為中心,有些人甚至將最近的選角決定等同於“白色種族滅絕”。此外,該系列的文化足跡可以追溯到美國軍事工業的投資和擴張傳奇,從圍繞里根的“星球大戰”戰略防禦倡議的辯論,到計劃中的聯合企業防禦基礎設施(另一個“JEDI”計劃),有時開玩笑地用《星球大戰》典故來框定。綜上所述,圍繞《星球大戰》的爭議使 JEDI 最多成為一種不合適的品牌化正義工作的方式——一種雙刃劍(或者更好的是,雙刃“光劍”)。最壞的情況是,這種品牌化我們倡議的方式充滿了我們的正義工作試圖對抗的暴力。

當我們考慮 JEDI 與《星球大戰》及其令人擔憂的文化遺產的關係時,一個更普遍的警告就顯現出來:當我們標記我們的倡議時,我們必須小心我們所處的敘事和符號宇宙——以及我們的專案可能因此而承擔的文化聯想和意義。

JEDI 將正義倡議與企業資本聯絡起來。JEDI/絕地武士不僅僅是一個名字:它是一個產品。流通該產品的名稱可以促進和造福擁有它的公司,即使我們並非有意這樣做。實際上,我們正在為該公司——迪士尼——提供一種免費廣告形式,在這個過程中將我們的正義工作商品化和廉價化。這種非正式的聯合品牌將我們的倡議與迪士尼在道德上混亂的過去和現在糾纏在一起。它也可能透過將迪士尼的一個標誌性產品線與社會公正聯絡起來,從而為迪士尼進行品牌重塑和洗白。畢竟,迪士尼在傳播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異性戀主義東方主義敘事和意象方面有著悠久令人不安的歷史,該公司及其子公司(如皮克斯)正在公開承認。此外,迪士尼是一個公開的政治實體,不僅因其勞工行為而受到批評,還因其政治捐款遊說而受到批評。因此,與迪士尼的多媒體帝國聯手對於正義倡導者和活動家來說是一種危險的聯合品牌策略。這種無意的覺醒洗白從所謂的“JEDI”工作中提取道德貨幣,從其道德儲備中掠奪,以進一步豐富企業資本。

這裡可以吸取一個更廣泛的教訓:當我們品牌化我們的倡議時,注意我們認可的名稱是否同時也是文化產業中的產品是有益的。我們必須小心我們所交往的公司——以及我們的倡議幫助維持經營的公司

將正義工作與 星球大戰 結合可能會威脅包容性和歸屬感。雖然 JEDI 倡議的一個總體目標是促進包容性,但術語 JEDI 可能會讓人感到被排斥。《星球大戰》很受歡迎,但也存在爭議。用它來標識我們的倡議可能會使它們更接近粉絲圈的領域,製造內部群體和外部群體。那些不熟悉或不習慣《星球大戰》的人——包括那些因其傳遞的資訊而受到傷害的人——可能會因圍繞術語 JEDI 的笑話、雙關語和引用而感到疏遠。以性別排斥潛力為例。研究表明,計算機科學教室中存在《星球大戰》和《星際迷航》紀念品(例如海報)可能會強化關於計算機科學的男性化刻板印象——導致女性感覺她們不屬於該領域。與此相關的是,研究表明,即使對於 自認為是《星球大戰》女性粉絲的女性,在該粉絲群體內的歸屬感也可能被體驗為高度有條件的,取決於“證明”她們符合主流粉絲文化的既有性別規範的表現。在許多專業領域(包括高等教育)正在尋求消除包容性障礙——並改變關於誰算作科學家政治科學家STEMM 專業人士歷史學家——的敘事的時候,採用術語 JEDI 似乎是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倒退舉動。

無論我們對 JEDI 的感受如何,適用於我們工作的更普遍的見解是:我們如何品牌化一項倡議會影響對該倡議以及誰屬於該倡議的看法和感受。

縮寫詞 JEDI 可能會分散對公正、公平、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注意力。當您想到“JEDI”這個詞時,您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很有可能,對許多人來說,直接的答案不是“公正”的概念(或其同伴“公平”、“多元化”和“包容性”)。相反,這個縮寫詞很可能讓人聯想到一系列宇宙飛船、光劍和揮舞爆能槍的風暴兵。即使我們撇開上述四個警告,縮寫詞 JEDI 仍然會喚起影像,這些影像會將注意力從公正、公平、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含義上轉移開。這種分心加劇了制度性正義工作固有的現有問題和挑戰。例如,在制度背景下,諸如“公正”、“公平”、“多元化”和“包容性”之類的術語經常被定義不足或混淆,被剝奪了其特殊性和差異。這些術語和相關的縮寫詞(如 DEI)因此可能被視為制度性的流行語,口號多於實質,表明機構未能有意義地兌現的承諾。我們必須更加關注我們詞語的含義和特殊性,而不是更少。JEDI 對此沒有幫助。現在不是將社會公正與科幻小說混淆的時候。

重要的是,縮寫詞 JEDI 代表了與縮寫詞相關的更普遍挑戰的極端變體:縮寫詞對於快速簡潔地表示密集概念很有用,但索引思想和使其變得不可見之間存在一條細微的界限——我們必須小心不要忽視我們的縮寫詞代表什麼。

簡而言之,絕地武士和《星球大戰》的包袱太重了,無法讓我們的以正義為導向的倡議來負擔,並且實際上可能會破壞這些努力。如果我們覺得我們需要一個縮寫詞來標記我們對多元化 (D)、公平 (E)、包容性 (I) 和公正 (J) 的承諾,那麼我們已經可以使用幾種替代方案,包括縮寫詞“DEIJ”和“dije”。標籤 JEDI 帶來的額外危險和干擾是不必要的負擔,可能會損害甚至玷汙我們最善意的倡議。

雖然我們將批判的注意力集中在術語 JEDI 上,但上述警告為我們提供了一系列問題,可以應用於任何標記或品牌化我們的以正義為導向的倡議的努力

  • 名稱:我們的倡議的名稱是否與其他實體共享?如果是這樣,這些聯絡傳遞了什麼資訊?

  • 故事:我們透過標記我們倡議的方式,正在挖掘哪些更廣泛的文化敘事、故事情節和歷史?這些是我們希望與我們的工作相關的故事情節嗎?

  • 資本:我們用於正義工作的標籤是否與企業品牌和產品相關?如果是這樣,那麼對文化產業的此類投資是否以犧牲我們倡議的倫理價值和道德意義為代價?

  • 歸屬感:我們倡議的名稱會引發或喚起哪些個人感受和體驗?我們正在發出關於誰屬於——或以誰為中心——這項工作的訊號?

  • 縮寫詞:如果我們依靠縮寫詞來品牌化我們的工作,它們是否會透過聯想到不相關的影像和想法來分散對它們所索引的概念的注意力?我們如何才能避免忽視我們的縮寫詞代表什麼?

如果您像本文的一些作者一樣,是《星球大戰》(或迪士尼)的長期粉絲,並且在閱讀上述段落時發現自己本能地感到反感,請花點時間考慮一下這種反應。我們認為,這種反應表明《星球大戰》和 JEDI 是多麼容易引入干擾並混淆對話。我們準備在多大程度上優先考慮絕地武士的文化夢想景觀,而不是現實世界的社會公正專案?投資術語 JEDI 使我們處於為與《星球大戰》和迪士尼相關的刻板印象和政治道歉或解釋開脫的境地。當我們本可以更好地將時間和精力用於為社會公正而戰時,我們有多渴望為《星球大戰》而戰?

值得記住和反思的是,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 開頭 就告訴觀眾,它的科幻故事情節不是發生在另類的現在或潛在的未來,而是在“很久以前……”發生的時期。如果我們將我們對更具社會公正的未來的雄心錨定在如此過時的幻想中,以至於它們在創作時就已經成為遙遠的過去,那應該讓我們停下來思考。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J. W. Hammond i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in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where he researches and teaches about rhetoric, writing and racial justice. His current scholarship centers on educational assessment history, theory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ethical, political and rhetorical dimensions of research access and use. A (nearly) lifelong Star Wars nerd, he believes that science fiction shapes our ethical horizons and sense of scientific possibility in ways good and bad, big and small.

More by J. W. Hammond

Sara E. Brownell is a discipline-based education researcher and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who studies how we can create more inclusive undergraduate biology learning environments, particularly for women, religious students, community college transfer students, and LGBTQ+ students. You can follow her on Twitter @brownell_sara.

More by Sara E. Brownell

Nita A. Kedharnath earned her M.A.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olic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he is the project manager for the Sloan Equity and Inclusion in STEM Introductory Courses (SEISMIC) Collaboration, coordinating multi-institution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ojects focused on making introductory STEM courses more equitable and inclusive.

More by Nita A. Kedharnath

Susan J. Cheng is a forest ecologist and instructional consultant specializing in data analytics,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s. She earned her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d leads research projects in two intertwined strands of scholarship: understanding how ecology shapes Earth's climate and how classroom climate shapes student learning. She is on the advisory board for 500 Women Scientists and serves on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s Education Section committee. You can follow her on Twitter @susanjcheng.

More by Susan J. Cheng

W. Carson Byrd is a sociologist focused on the intersections of race and racism, higher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He is a Senior Fellow-in-Residence in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Institutional Diversit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 was selected as a member of the 2021 cohort of William T. Grant Advanced Quantitative and Computational Scholars for the Institute in Critical Quantitative, Computational, and Mixed Methodologies. You can follow him on Twitter @Prof_WCByrd.

More by W. Carson By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