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哥倫布時期前的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整個美洲,從美國西南部的普韋布洛人,到中美洲的古典瑪雅社會,再到安第斯高原的蒂瓦納庫國家,人口下降和氣候驅動的複雜社會崩潰都發生在哥倫布相遇之前。
直到現在,人們對哥倫布時期前亞馬遜地區對氣候變化的反應知之甚少。該地區廣闊偏遠的地域使得科學家們對歐洲人到達之前的幾千年裡那裡發生的事情存在嚴重的知識空白。在歐洲人到達之前的這段時期,曾因乾旱和降雨增加而動盪不安。
在歐洲人帶來疾病和暴力之前,這些文化的一些脆弱性是否導致了它們的衰退或消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巴塞羅那龐培法布拉大學的瑪麗·居里博士後研究員、考古學家喬納斯·格雷戈里奧·德·索薩和他的同事著手利用亞馬遜地區六個地理分割槽內的考古和古氣候資訊來尋找上述問題的答案。
研究小組原本預計乾旱會直接導致社會衰落。但資料顯示了另一幅景象。一些哥倫布時期前的文化失敗了,而另一些則堅持了下來。
正如德·索薩和他的同事在6月17日發表的《自然生態與進化》中所描述的那樣,面對氣候變化的復原力取決於這些群體採用的土地利用型別。
德·索薩接受了《大眾科學》的採訪,談論了他的發現以及這些發現如何能夠教導我們應對當前氣候變化的能力。(以下為對話的編輯稿)
在歐洲人到達之前,亞馬遜地區的人口規模有多大?
估計值差異很大。有些人說 1000 萬。更保守的估計是 600 萬到 800 萬,我認為這更合理。
這些人是如何組織的?是一個文化還是多個文化?
亞馬遜非常龐大。那裡有各種各樣的人民和文化。有些群體規模很大,有些我們不知道,有些則不是。上辛古地區[亞馬遜南部,當代巴西的一部分]有巨大的防禦工事,橫跨一公里多。而且你看到成千上萬的人生活在這些定居點中,所有定居點都透過道路連線起來。這與地畫地區[在亞馬遜西南部]的情況非常不同,我們在那裡發現了這座紀念碑,但我們還沒有找到一個居住地。
他們是戰士嗎?
你有這些防禦工事 [辛古亞諾] 村莊,所以他們肯定參與了某種形式的戰爭。大約一千年前,在亞馬遜中部也出現了同樣的現象。在玻利維亞的莫霍斯平原亞馬遜西南部,也有一些遺址被防禦性圍牆包圍。
在這段時間裡,這些群體不得不面對兩次氣候事件嗎?
這兩個時期在全球其他地區都廣為人知。中世紀氣候異常出現在大約一千年前。那是一段中世紀氣溫高得多的時期。例如,那時維京人開始探索北極地區。在那之後,大約從1500年到19世紀,氣溫開始逐漸下降。這就是所謂的“小冰期”。
在熱帶地區,在亞馬遜地區,直到最近我們才知道這些時期是否以及如何具有意義。在熱帶地區,溫度不是那麼重要的問題,主要因素是降水,是更溼潤還是更乾燥。
您是如何確定氣候變化、基礎設施和政治等級對這些社會的影響的?
我們結合了考古資料,以瞭解這些文化何時開始,何時達到頂峰,何時結束。考古學可以告訴你很多關於定居點規模、是否存在等級制度之類的事情。然後我們也有古生態資料,告訴我們很多關於土地利用的資訊:人們是否在耕作,是否在焚燒森林,他們在種植什麼作物。我們有花粉資料,也有其他的替代指標。我們也有木炭資料,告訴你很多關於過去人為火災的資訊。最重要的是,我們有氧同位素記錄,作為過去降雨變化的一個替代指標。
您研究了六個不同的地區;哪個最讓您驚訝?
一切都令人驚訝,因為似乎沒有任何規律可循。你看到這些乾旱時期,但你並沒有看到一個社會衰落,而是看到它似乎沒有受到影響。當然,在塔帕霍斯河下游[亞馬遜東部,目前巴西]的桑塔倫文化非常令人驚訝,因為他們似乎完全沒有受到大幹旱的影響。與此同時,馬臘若拉[與桑塔倫在同一地區]正在衰落。
您發現可以將這些群體分為兩種型別的社會,一種適應氣候變化,另一種滅絕?
每當我們在古氣候記錄中看到極端乾旱時期時,有時我們會看到一些社會衰落,但與此同時,在同一地區,你卻看到其他文化似乎沒有受到影響。我們問自己:在這些氣候變化事件中,繁榮發展的社會和衰落的社會之間有什麼共同之處嗎?
然後我們提出了幾種解釋的理論方法。其中一種是你的土地利用系統型別。因此,你可以將哥倫布時期晚期亞馬遜的社會基本分為我們定義的這兩個群體。其中一個採用了我們稱之為的農林業多文化戰略,它涉及管理森林,並長期用有用的物種來豐富森林,[結合種植多種年度作物,幫助可食用的森林物種繁榮生長]並逐漸豐富土壤,形成亞馬遜的人為黑土terra preta。這與人類學中討論的“土地資本”類別非常吻合,在這種類別中,你正在逐漸豐富環境,這種豐富可能對你有益,但從長遠來看,它將為後代帶來永久的利益。與此相反的是另一種土地利用模式,它更加集約化,並且指向專業化和即時生產——例如,高架田地(用於耕種)或水管理系統。
您還發現土地利用型別與社會複雜程度之間存在關係?
這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例如,看看紀念土墩地區[莫霍斯平原],在那裡你有明顯的統治精英證據。當你有這種形式的社會組織時,你可能需要更大量的生產剩餘才能維持統治者,因此社會組織和土地利用型別可能是相關的。
您認為社會和經濟系統決定了這些亞馬遜社會中的一些是否能夠適應氣候變化。
這個想法是,你是否能抵抗氣候變化基本上取決於你的土地利用型別,取決於你的經濟戰略。哥倫布時期前的社會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但他們對氣候變化的反應和應對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擁有的社會組織型別、他們擁有的經濟型別以及他們的土地利用系統。
是什麼特徵使農林業多文化戰略群體更能適應氣候變化?
它們不依賴於單一的、專業化的利用環境的方式。它們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並且著眼於長遠。當你進行多文化農林業時,你是在模仿雨林的自然生態,這與清除一切並種植單一作物非常不同,例如,這就是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
這告訴我們今天現實的什麼?
我不喜歡就我們應該為未來做些什麼提出教訓。但當然,我理解可能有一些人想要閱讀的資訊,那就是某些土地利用方式在熱帶森林中根本不可持續。也許我們現在對經濟的看法,即清除大片土地,燒燬一切,然後種植單一作物,從長遠來看,特別是在我們現在正面臨的氣候變化情景下,可能不是一個可持續的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