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輕微觸碰能使你約會成功率翻倍 [摘錄]

在對話中,輕微的觸碰可以傳遞一種潛意識的關懷和連線感,從而帶來更成功的社互動動,甚至更好的團隊合作。

編者按:以下摘自新書《潛意識:你的無意識如何支配你的行為》,作者為萊昂納德·姆洛迪諾。版權歸萊昂納德·姆洛迪諾所有,©2012。經Pantheon Books授權出版,該出版社為蘭登書屋公司(Random House, Inc.)旗下的Knopf Doubleday出版集團的一個分支機構。

在為大眾科學部落格網路意識流撰寫的客座文章中,姆洛迪諾描述了社交的重要性。他還與斯蒂芬·霍金共同撰寫了2011年10月《大眾科學》雜誌上的文章《難以捉摸的萬物理論》。

當我還是高中生的時候,為數不多的幾次鼓起勇氣去接近女孩的經歷,感覺就像我在參加一場多項選擇題考試,而她一直在回答“以上皆非”。我或多或少地接受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個把空閒時間用來閱讀非歐幾何書籍的男孩,不太可能被選為“校園風雲人物”。然後有一天,當我在圖書館找一本數學書時,我走錯了路,偶然看到了一本標題類似《如何約會》的書。我沒有意識到人們會寫關於這類主題的指導書。各種問題在我腦海中閃過:僅僅因為我對這樣一本書感興趣,難道不意味著它永遠無法實現其標題的承諾嗎?一個寧願談論彎曲時空而不是達陣傳球的男孩,真的能為自己得分嗎?真的有什麼技巧嗎?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本書強調說,如果一個女孩不太瞭解你——這適用於我高中裡的每一個女孩——你不應該期望她同意約會,也不應該把拒絕放在心上。相反,你應該忽略可能數量龐大的拒絕你的女孩,並繼續詢問,因為,即使機率很低,數學定律也表明最終你會成功的。由於數學定律是我喜歡的那種定律,而且我一直認為堅持是一種很好的生活哲學,所以我接受了這個建議。我不能說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但幾十年後,我震驚地發現一群法國研究人員基本上重複了這本書提出的實驗。而且他們是以受控的科學方式進行的,取得了具有統計學意義的結果。此外,令我驚訝的是,他們揭示了一種我可以提高成功率的方法。

***

法國文化以許多偉大的特質而聞名,其中一些可能與食物、葡萄酒和浪漫無關。但關於後者,人們認為法國人尤其擅長,而在這次實驗中,他們真的把浪漫變成了一門科學。場景發生在布列塔尼大西洋海岸的一箇中等城市瓦訥市,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六月,一個步行區內。在那一天裡,三位年輕英俊的法國男子隨機接近了240位他們發現獨自走著的年輕女子,並向她們每一個人求愛。他們會對每個人說完全相同的話:“你好。我叫安託萬。我只想說我覺得你真的很漂亮。我今天下午要去上班,但我想知道你是否願意把你的電話號碼給我。我稍後會給你打電話,我們可以一起喝一杯。”如果女人拒絕,他們會說,“太糟糕了。我今天運氣不好。祝你下午愉快。”然後他們會尋找另一個年輕女子去接近。如果女人遞出她的號碼,他們會告訴她,這個求愛完全是為了科學,這時,據科學家說,大多數女人都會笑出來。實驗的關鍵是:在向一半的女人求愛時,年輕男子會在女人的前臂上增加一次一秒鐘的輕微觸碰。另一半則沒有觸碰。

研究人員感興趣的是,當男人觸控女人時,他們是否會比不觸控時更成功。觸控作為一種社交暗示有多重要?在一天的時間裡,年輕男子收集了三十幾個電話號碼。當他們沒有觸控女人時,他們的成功率是10%;當他們觸控她們時,他們的成功率是20%。那一秒鐘的輕微觸碰使他們的受歡迎程度翻了一番。為什麼被觸控的女性同意約會的可能性是原來的兩倍?她們是在想,“這個安託萬是個好的觸控者——也許晚上和他一起在海洋酒吧喝一瓶波爾多葡萄酒會很有趣”嗎?可能不是。但在潛意識層面,觸控似乎會傳遞一種潛意識的關懷和連線感。

與非歐幾何不同,觸控研究有許多明顯的應用。例如,在一個涉及八名服務員和數百名餐廳用餐者的實驗中,服務員被訓練在用餐結束時,在詢問“一切都好嗎”的同時,隨機選擇顧客的手臂進行短暫觸控。那些沒有被觸控的顧客平均給服務員的小費約為14.5%,而那些被觸控的顧客平均給17.5%。另一項研究發現,酒吧的小費也存在同樣的效果。在另一項餐廳研究中,大約60%的用餐者在被輕輕觸碰前臂後,接受了服務員點特別菜的建議,而沒有被觸控的人中只有大約40%的人接受了建議。人們發現觸控可以增加夜總會中接受跳舞邀請的單身女性的比例,增加同意簽署請願書的人數,增加大學生冒著尷尬的風險自願去統計課黑板的機率,增加在商場中願意花十分鐘填寫調查表的路人的比例,增加在超市購買他們試吃過的食物的購物者的比例,以及增加剛剛為某人指路的路人幫助他撿起他掉落的一堆電腦磁碟的可能性。

你可能會對此表示懷疑。畢竟,有些人會因為陌生人觸控他們而退縮。而且,有可能我引用的研究中的一些受試者確實退縮了,但他們的反應被那些反應積極的人的反應所抵消。但是,請記住,這些都是非常微妙的觸控,而不是猥褻。事實上,在後來向被觸控者進行情況彙報的研究中,通常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試者意識到自己被觸控過。

那麼,觸感型的人在做事時是否更成功?沒有資料表明偶爾拍拍腦袋的老闆是否會使運營更順暢,但伯克利的一組研究人員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習慣性的祝賀性拍打頭骨確實與成功的群體互動有關。伯克利的研究人員研究了籃球運動,這項運動既需要廣泛的、每秒一次的團隊合作,又以其精細的觸控語言而聞名。他們發現,“擊拳、擊掌、撞胸、跳躍肩撞、胸拳、拍頭、抓頭、低五、高十、半擁抱和團隊圍攏”的數量與隊友之間的合作程度顯著相關,例如將球傳給那些防守不那麼嚴密的人,透過設定所謂的“掩護”來幫助他人擺脫防守壓力,以及在犧牲個人表現的情況下表現出對隊友的依賴。觸控次數最多的球隊合作最多,獲勝次數也最多。

觸控似乎是增強社會合作和聯絡的重要工具,以至於我們進化出了一條特殊的物理路徑,沿著這條路徑,那些潛意識的社會連線感從皮膚傳遞到大腦。也就是說,科學家們在人們的皮膚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神經纖維——尤其是在面部和手臂——這種纖維似乎是專門為傳遞社交觸控的愉悅感而發展起來的。這些神經纖維傳遞訊號的速度太慢,無法幫助你做通常與觸覺相關的那些事情:確定是什麼在觸控你,並準確地告訴你你在哪裡被觸控。“它們不會幫助你區分梨和浮石,也不會幫助你區分你的臉頰和下巴,”社會神經科學家先驅拉爾夫·阿道夫斯說。“但它們直接與大腦的區域相連,例如島葉皮層,而島葉皮層與情緒有關。”

對於靈長類動物學家來說,觸控的重要性並不令人驚訝。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在梳理毛髮時會廣泛地互相觸控。雖然梳理毛髮表面上是為了衛生,但動物每天只需大約十分鐘的梳理時間就可以保持清潔。相反,有些物種會花上幾個小時。為什麼?還記得那些梳理毛髮的小圈子嗎?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社交梳理對於維持社會關係非常重要。觸控是我們出生時最發達的感覺,它在嬰兒的第一年裡仍然是一種基本的交流方式,並在人的一生中產生重要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