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是原始、穴居人級別技術的典型代表。但事實上,它們非常巧妙,以至於直到公元前3500年才有人發明了它們。那時——那是青銅時代——人類已經能夠鑄造金屬合金,建造運河和帆船,甚至設計複雜的樂器,如豎琴。
車輪的難點不在於想到一個圓柱體在其邊緣滾動。而在於如何將一個穩定、靜止的平臺連線到該圓柱體上。
哈特威克學院人類學教授、《馬、車輪與語言》(普林斯頓,2007年)的作者戴維·安東尼說:“靈光一閃的是車輪和輪軸的概念。”“但之後製造它也很困難。”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安東尼解釋說,為了製造一個帶有旋轉車輪的固定軸,軸的兩端必須幾乎完全光滑和圓形,車輪中心的孔也必須如此;否則,車輪轉動時會有太大的摩擦力。此外,軸必須緊密地安裝在車輪的孔內,但又不能太緊——它們必須能夠自由旋轉。[是什麼讓車輪看起來向後旋轉?]
整個結構的成功對軸的尺寸非常敏感。雖然窄的軸會減少摩擦量,但它也太弱而無法支撐負載。同時,厚的軸會大大增加摩擦量。“他們透過使最早的馬車相當窄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他們就可以使用短軸,這使得有可能擁有一個不太厚的軸,”安東尼告訴生活中的小奧秘。
車輪和輪軸系統對所有這些因素的敏感性意味著它不可能分階段開發,他說。它是一個要麼全有要麼全無的結構。
發明它的人必須有厚樹幹上的寬木板,以便雕刻大型圓形車輪。他們還需要金屬工具來鑿出精密配合的孔和軸。而且他們必須有在陸地上運輸重物的需求。根據安東尼的說法,“木工技術可能將發明延遲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因為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鑄銅鑿子和鑿刀才在近東地區變得普遍。”
車輪的發明如此具有挑戰性,以至於它可能只在一個地方發生了一次。然而,從那個地方開始,它似乎迅速蔓延到歐亞大陸和中東,以至於專家們無法確定它的起源地。在波蘭和歐亞草原的其他地方挖掘出了最早的輪式馬車影像,這個地區正在取代美索不達米亞(今天的伊拉克)成為車輪最有可能的誕生地。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印度學家阿斯科·帕波拉認為,有語言學上的理由相信車輪起源於現代烏克蘭的特里波利耶人。也就是說,與車輪和馬車相關的詞語源於該文化的語言。
帕波拉認為,在歐亞草原上常見的輪式馬車微型模型可能早於真人大小的馬車。“… 令人驚訝的是,特里波利耶文化製作瞭如此多的模型。這些模型通常被認為是兒童玩具,但我覺得它們更像是真實事物的微型對應物,”他說。“微型模型的首要地位表明,即使在中美洲的本土印度文化中也出現了輪式動物影像,而那裡從未製造過真正的車輪。”
不管是不是玩具,那些古老的流行模型都有它們在今天的風火輪和微型消防車中的對應物。誰比嬰兒和幼兒更充分地欣賞輪式車輛?他們對微型車輛如何在地面上滾動的近乎普遍的迷戀,以及他們從真人大小的交通工具中獲得的樂趣,都引起了人們對車輪非凡的獨創性的關注。
版權所有 2012 Lifes Little Mysteries,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本材料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