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鳥也會唱歌。這是我們2020年研究中最常見、分佈最廣、研究最充分的鳥類之一:家燕的啟示之一。儘管關於這個物種的科學出版物已超過1000篇,但雌性家燕的鳴叫以前從未成為研究文章的焦點。為什麼雌鳥的鳴叫在這個幾乎遍佈北半球的鳥類中被忽視很重要?它突顯了一種長期存在的偏見,並幫助我們思考為什麼這種偏見會持續存在。
自從現代鳥鳴研究開始以來,該領域一直專注於雄性鳴禽。任何在熱帶地區工作的鳥類學家或資深觀鳥者都可以告訴你,雌鳥確實會唱歌,有時甚至和雄鳥一樣頻繁。然而,早期的鳥鳴研究人員往往是男性,並且研究他們大學附近北半球的物種。男性領導研究雌性鳴叫專案的可能性明顯低於女性,而且溫帶地區的鳥類表現出與熱帶鳥類不同的雌性鳴叫行為。因此,由於歷史上和地域上的偏見,以及科學領域缺乏多樣化的參與,我們正在錯失關鍵的行為。
那麼,我們如何使科學對所有人開放和易於接受呢?我們需要更好地與非科學家溝通,並且我們需要鼓勵孩子們將自己視為未來的科學家。公眾參與科學不僅對於氣候變化和疫苗安全等對公眾福祉具有明顯應用的主題至關重要,而且對於影響我們如何看待周圍世界的基礎科學發現也至關重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例如,如果我們能夠讓每個人都理解雌鳥也會唱歌——這些發聲的進化是為了在交流中發揮重要作用,就像雄鳥發出的聲音一樣——我們將改變一個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說法。這對科學家很重要,但對每天都能聽到野生鳥類聲音的數十億人也很重要。我們相信,認識到這些聲音可能來自雄性和雌性鳥類,會非常有意義地改變一個人的體驗。在許多物種中,包括家燕,雄性和雌性從遠處看起來很相似,但可以透過聲音來區分。(您可以在這段影片中看到和聽到雄性和雌性家燕唱歌。)密切關注每種性別發出哪些聲音,並思考它們為什麼會發出這些聲音,可以開啟一扇更豐富的視窗,讓我們瞭解周圍的環境。事實證明,雌鳥唱歌的原因與雄鳥完全相同:發出個體身份訊號,保衛寶貴的領地並吸引潛在的配偶。不同性別之間也存在鳴叫行為的差異。雌性家燕主要在它們開始繁殖之前唱歌,瞭解這一點可以幫助觀察者追蹤家燕築巢的時間。
公眾對雌鳥鳴叫的認識有可能改變科學本身。像eBird和xeno-canto這樣的科學專案每年收集數百萬份公眾觀察報告和鳥類的錄音。瞭解最新科學的人們將建立更好的全球資料集,而這些資料集反過來將反饋到更好的科學中。提高公眾對研究的參與度和投入有望使科學界和社會更廣泛地受益。在許多情況下,科學家和專家對世界的運作方式已經抱有強烈的偏見,而這些偏見使得錯誤的結論得以持續存在。公眾觀察者往往能更好地觀察周圍的世界,因為他們缺乏先入為主的觀念。我們中的一位(勞琳·本尼迪克特)經常與公眾團體交談,發現觀鳥者(“專家”)和非觀鳥者對64%的鳴禽物種有雌性鳴叫這一事實的反應非常不同:觀鳥者一直感到震驚,這個數字竟然如此之高,而非觀鳥者則會問:“為什麼不是100%?”
關於當前真實科學的課程非常適合吸引尚未吸收現有偏見的學生。因此,我們中的一位(馬特·威爾金斯)將我們對雌性鳴禽的研究改編成一個面向5-12年級的免費的跨學科課程。我們發現學生們渴望參與新的發現和科學過程。馬特曾經告訴一個五年級的數學班,他們是世界上第一批探索一項關於鳥類發聲音調如何隨體型增加而增加的研究資料集的人(在它發表之前),他們自發地鼓掌歡呼。
雌鳥也會唱歌!我們如此強調地宣佈這一事實很重要,因為它反映了歷史偏見以及隨著新事實的出現和新聲音加入對話,科學共識的不斷調整。我們歡迎研究、傳播和教育相結合的未來,以提高我們對周圍世界的理解,並加深我們彼此以及與自然世界的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