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氣中甲烷含量更多?

這種強效溫室氣體的含量持續上升,科學家們不確定它的大部分來源,可能的嫌疑包括水力壓裂法、中國煤炭開採量的增加以及北極的融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2006年,監測甲烷的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溫室氣體的濃度(約比二氧化碳強效30倍),在20世紀80年代急劇上升後,已經趨於平穩。

“如果你看一下從開始到2006年的整個記錄,它看起來像一個正在接近穩態的化學系統,”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的大氣化學家愛德華·德盧戈肯基說道,他負責監測全球甲烷排放量。

甲烷趨勢趨於平穩的一個令人費解的方面是,大約從2000年開始,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正在經歷快速發展。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德盧戈肯基說,通常,這會導致甲烷排放量增加。

他說:“自2000年以來,中國煤炭產量(與甲烷排放有關)每年增加約7%,但我們看到甲烷在那段時間內實際上是平穩的。” “因此,如果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導致人為排放增加,特別是在中國,那麼必須有某種因素來補償它們。”

研究人員推測,在此期間,全球最大的甲烷來源溼地的甲烷排放量較低,從而抵消了亞洲發展帶來的任何增長。

一個謎團開始出現
正如德盧戈肯基和其他人在昨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展望性文章中所寫,解釋甲烷排放趨勢背後的原因仍然是一個科學上不確定的領域。

他們報告說,自2007年以來,甲烷含量一直在反彈,大氣濃度迅速增長。

倫敦大學的地球科學家、該論文的主要作者尤安·尼斯貝特說:“關於它為什麼會增長,有很多謎團。”

“這篇文章的部分目的是試圖弄清楚最近增長的原因,而且似乎有很多原因。而且,關於實際發生的事情,仍然存在一些非常大的科學問題,”尼斯貝特補充道。

科學家們指出過去七年甲烷增長的幾個主要原因。首先,南方熱帶地區的溼潤時期導致溼地生長和持續時間更長。這是甲烷的一個重要來源。

此外,在2007年,北極地區的甲烷排放量增加,可能是因為較高的溫度導致那裡的溼地釋放出更多的氣體。

尼斯貝特說,近年來甲烷增加的第三個原因是與化石燃料相關的排放量的增長。

如果你不能衡量它,你能減少它嗎?
他說:“我們一直在使用更多的煤炭,尤其是在中國,以及更多的天然氣。” 這兩種來源都會洩漏甲烷。

在美國,研究人員測量天然氣甲烷洩漏量時,得出的洩漏估計值通常高於美國環保署的估計值,美國環保署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即將計算出的排放率乘以某種型別來源的數量(氣候電訊,2013年11月26日)。

尼斯貝特說:“進行自下而上的估計非常困難。” “因為你試圖計算氣體洩漏、垃圾填埋場的洩漏,你清點所有的奶牛,然後乘以你認為它們排放的量。所以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研究人員表示,改善全球甲烷測量的一種方法是增加測量甲烷的站點的數量。特別是,熱帶地區缺乏測量,北極地區也可以從額外的測量中受益。

德盧戈肯基說:“熱帶地區非常重要,因為那裡發生了很多事情。”

尼斯貝特補充說,如果能更好地瞭解甲烷排放,政策制定者有可能在不費太多力氣的情況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你不需要完全重組整個世界經濟來[減少甲烷排放]。你必須阻止一些氣體洩漏,你必須阻止一些草火或阻止垃圾填埋場的排放。因此,甲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尼斯貝特說。

“但是我們必須知道它來自哪裡。如果我們想減少來源,我們必須知道來源在哪裡。為此,我們需要更多的測量。”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電訊。 www.eenews.net,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