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南極洲可能感覺像是地球上最與世隔絕的地方。它隱蔽在世界的盡頭,被動盪的南大洋環繞,在許多方面,它就像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但事實證明,這片冰雪覆蓋的大陸與地球其他地方的聯絡比看起來更緊密。
科學家們發現,南極洲的變暖速度幾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而大部分變暖與發生在數千英里外熱帶地區的氣候週期有關。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大新聞。
研究結果於昨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
這項研究由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凱爾·克萊姆領導,考察了世界最南端氣象觀測站——阿蒙森-斯科特站的地表氣溫,該站幾乎正位於地理南極點之上。這是一個孤獨的、白雪皚皚的哨所,位於南極洲大陸的中心,那裡的冬季氣溫可能會降至零下100華氏度以下。
研究人員發現,自 20 世紀 90 年代初以來,那裡的氣溫每十年上升約 1 華氏度。這大約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一趨勢代表了南極洲狀況的突然逆轉。在 20 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至少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50 年代氣象站首次建立時——南極洲一直在降溫。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轉變呢?根據這項新研究,熱帶地區氣候模式的轉變可能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結合觀測和模型模擬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熱帶西太平洋海溫的變化對南極洲的變暖有很大影響。
這些海溫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種稱為年代際太平洋振盪 (IPO) 的自然氣候週期的調節。IPO 導致西太平洋海溫每隔幾十年左右在暖期和冷期之間來回波動。
當海洋變暖時,它與大氣層的相互作用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這些大氣變化會將更多暖空氣向南輸送到南極洲。
研究人員補充說,IPO 的影響可能會因另一種自然氣候波動——南極濤動 (SAM) 而進一步加強。南極濤動有助於調節環繞南極洲大陸的西風帶。它會導致這些風週期性地增強或減弱。
當風力增強時,它們有助於將暖空氣推過南極洲,使南極點升溫。研究人員認為,這兩種自然氣候週期的結合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過去幾十年的變暖。
事實上,模型模擬表明,最近的變暖可能——理論上——完全是在沒有任何人為氣候變化影響的情況下發生的。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確實認為氣候變化在近期趨勢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全球變暖仍在發生,除了導致全球氣溫上升外,人們還認為它會影響一些大氣環流模式——例如環繞南極洲的西風——這些模式會影響南極點的氣溫。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人為造成的變暖可能加強了近幾十年在南極點觀察到的趨勢。但在這種情況下,它可能不是主要驅動因素。
這一發現說明了南極洲氣候的複雜性,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世界完全不同地區的氣候週期的影響。
“對比鮮明的變化”
與北極不同,北極幾十年來一直以驚人的速度變暖,南極洲的氣候變化一直難以描繪。同一大陸的不同地區經常同時經歷截然不同的氣候趨勢。
例如,在南極洲降溫的過去幾十年裡,西南極洲和南極半島的大部分地區——距離南極點數百英里——卻在變暖和融化。而最近,隨著南極點開始升溫,半島上的變暖趨勢有所減緩。
同樣,南極海冰也表現出一些令人費解的趨勢。
在過去 35 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南大洋的海冰實際上一直在擴張。但從 2014 年左右開始,這一趨勢發生了逆轉。在過去的幾年裡,海冰迅速減少,科學家們仍在爭論其原因 (Climatewire,2019 年 7 月 2 日)。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氣候科學家莎朗·斯坦默約翰和泰德·斯坎博斯在對這項新研究的已發表評論中寫道:“南極洲的氣候充滿了對比鮮明的變化。”
科學家們將這些複雜且不斷變化的模式歸因於多種來源,包括 IPO 或厄爾尼諾現象等自然氣候週期,以及氣候變化對南極洲周圍海洋和大氣環流的複雜影響。
然而,通常情況下,人為氣候變化的影響很難解析出來。來自自然氣候變率的影響太多了——科學家們可能會將其稱為氣候記錄中的“噪聲”——以至於它經常掩蓋任何可能明顯與全球變暖相關的模式。
斯坦默約翰和斯坎博斯指出,這項新研究再次說明了這個問題。
他們寫道:“這並不意味著人為氣候變化沒有在南極洲發揮作用,但其作用常常被固有的高度變率所掩蓋。”
不過,南極點正在發生的事情並不是南極洲最令人擔憂的趨勢。即使它正在迅速變暖,但它仍然是南極洲最寒冷的地區之一,並且沒有任何立即融化的危險。
另一方面,南極洲海岸線的情況則另當別論。特別是西南極洲的大部分地區是海邊冰川的所在地,這些冰川似乎正在從底部向上迅速融化,因為溫暖的海水滲入冰層之下。
科學家們對氣候變化在這些沿海地區的作用更有信心,也更擔心它們可能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的影響。斯坦默約翰和斯坎博斯指出,南極洲是全球海平面上升日益重要的貢獻者——它對地球其他地區的影響“可能具有災難性”。
經 E&E 新聞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E&E 在www.eenews.net上提供每日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