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的第二波新冠疫情比第一波更嚴重

大規模聚集和更為寬鬆的限制措施導致病毒以毀滅性的程度傳播

A man holds his arm after getting COVID vaccine while walking across a sunny street in the Indian state of Uttar Pradesh.

一名年輕人在接種新冠疫苗後返回家中,此前印度北方邦政府允許18歲以上的人接種疫苗。

去年印度相對溫和的第一波新冠疫情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並導致該國領導人宣佈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的勝利,但事實證明這為時過早。目前這波疫情的死亡率要高得多。一些研究人員和媒體將責任歸咎於新的病毒變種,早期研究表明,這些變種的傳播性可能比原始毒株更強。但許多熟悉當地情況的專家認為,大規模聚集和在封閉、緊湊的城市空間中的人群(與第一波疫情期間實施的嚴厲封鎖形成對比)是導致傳播的主要原因。

即使在今年4月新冠病例激增期間,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和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長瑪瑪塔·班納吉也在印度州選舉期間舉行了擁擠的政治競選集會。當月晚些時候,莫迪告訴各州領導人,只有在各州病例數量上升的情況下,才應將封鎖視為“最後選項”,最終在4月30日全國每日新增病例超過40萬例。2020年封鎖後,印度經濟遭受了巨大損失,因此,當4月份病例再次開始上升時,官員們面臨著避免類似限制措施的巨大政治壓力。這一次,中央政府將疫情政策決定權留給了各州政府——這些政府也不願實施對經濟造成損害的限制措施。

“我認為這對其他國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教訓。自滿和糟糕的領導導致了疫情激增,”埃默裡大學醫學院傳染病部門的醫學教授卡洛斯·德爾里奧說。突如其來的新高峰使印度本已脆弱的醫療基礎設施不堪重負。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的政治科學家蘇米特·甘古利稱之為“預見的災難紀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流行病學家一致認為,去年的封鎖是極端的。在疫情爆發之初,超過13億人被迫待在家中數週。“整個國家將進入全面封鎖狀態。正在實施全面禁令[以防止人們]在21天內走出家門,”莫迪在2020年3月24日的電視講話中宣佈,當時全國確診的新冠病例不到600例。總理在不到四個小時的時間內,就將每個州、市、村莊、街道和家庭置於全面封鎖狀態。他認為,如果在21天內未能控制住局面,該國可能會倒退21年,家庭將永遠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這種強化和先發制人的政策回應是由於領導人和公眾的切身恐懼而引發的。封鎖使日常生活立即陷入停滯,而且在限制病毒傳播方面似乎非常有效。

去年的嚴厲封鎖與政府在第二波疫情中更為寬鬆的應對措施之間的對比再明顯不過了。埃默裡大學羅林斯公共衛生學院的兼職教授馬諾伊·賈因認為,封鎖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依賴於嚴格的警察執法。但他說,在德里和孟買等熱點地區,隨著限制措施的解除,即使是基本的社交疏遠措施也消失了,現在證明代價高昂。德國靈長類動物中心-萊布尼茨靈長類動物研究所的博士後感染生物學家馬庫斯·霍夫曼表示, “放鬆活動限制確實在印度當前的傳播動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發表了多篇關於冠狀病毒傳播和感染的論文。《大眾科學》聯絡了印度總理辦公室和幾個邦的首席部長辦公室以尋求評論,但沒有收到對其問題的回覆。

這一次,印度各邦沒有采取全國協調的封鎖措施,而是各自為政。馬哈拉施特拉邦(在第一波和第二波疫情期間受災最嚴重的邦)的每日新增感染病例在今年3月增加了六倍多。4月4日,該州政府宣佈,禁止在工作日白天有超過五人在公共場所聚集,禁止任何人在晚上或週末無正當理由外出(如為家人取藥)。但宵禁似乎沒有得到執行。到處都是人群,而且往往沒有正確佩戴口罩。每日新增病例繼續急劇上升。隨著新一波疫情穩步壓垮醫療基礎設施,馬哈拉施特拉邦一再更改其指導方針。州政府提供的關於哪些應該開放或關閉的資訊很少,這使得難以執行社交疏遠規則。馬哈拉施特拉邦5月第二週的每週平均檢測陽性率飆升至22.5%,在某些地區高達40%。

另一個熱點地區德里聯邦直轄區在4月6日宣佈僅在晚上實行行動限制,此前,印度首都的新增病例在3月份增加了10倍以上。但大多數白天的活動照常進行。對在各州內部或之間駕駛私家車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限制沒有得到廣泛執行。在新增病例激增的大部分時間裡,酒吧、餐廳、電影院、地鐵系統和公共汽車仍在運營(儘管運力有所減少)。賈因認為,在德里等擁擠的城市地區,如果沒有完全封鎖,幾乎不可能執行社交疏遠指導方針,而且鑑於病毒的高傳播性,不太嚴格的措施對阻止病毒傳播幾乎無濟於事。毫不奇怪,到4月22日,德里的檢測陽性率達到36.2%。

印度人口最多的邦北方邦在第二波疫情期間也只實施了半心半意的限制措施。它甚至繼續進行了精心設計的村委會選舉。該州一個著名的教師工會聲稱,在整個4月和5月,有超過1600名管理這些選舉的教師死於新冠。 (州政府表示只有三人死於該疾病,教師工會對此表示異議,該工會現在已經公佈了死亡人員的姓名和地址。)

新的B.1.617.2病毒變種(現在稱為Delta變種)於去年12月首次在印度被發現,它也被認為是導致新冠病毒在那裡迅速傳播的原因。但賈因表示,需要更多的證據來確定這種變種是否真的比原始毒株更具傳播性,以及它是否會逃避先前感染或疫苗產生的抗體。有跡象表明,Delta變種在當前病例的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儘管印度只對極少一部分病例的病毒基因組進行了測序。然而,即使Delta變種被證明更具傳播性,放鬆的限制措施也可能為病毒失控提供了合適的條件。迄今為止的證據表明,現有疫苗對所有已知變種都提供了良好的保護。英國公共衛生部門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輝瑞疫苗在預防Delta變種引起的疾病方面的有效率為88%,而阿斯利康疫苗的有效率為60%。未接種疫苗的人仍然容易受到感染。

哈佛大學的S. V. 蘇布拉馬尼安教授認為,多種因素的匯合——包括潛在的更具傳播性的變種的增加、缺乏治療新冠患者的醫院基礎設施以及可能出現的超級傳播者社交聚會——可能導致了“完美風暴”,他是哈佛大學地理洞察實驗室的人口健康教授。他認為,印度的大規模疫苗接種工作本身可能就是超級傳播事件。“鑑於印度公共衛生基礎設施薄弱,印度疫苗的推出是一項值得稱讚的努力,”蘇布拉馬尼安說。“然而,透過醫院和醫療保健中心施打數百萬劑疫苗——除非迫切需要,否則不應在此刻前往——也令人擔憂,可能會造成過度擁擠。”

該國的新增感染病例數量最近幾周已大幅下降,但仍然非常高。印度每天仍然有超過10萬例新病例——佔全球病例的很大一部分。研究人員表示,為了遏制傳播,當局可以從更簡單、更容易實施的解決方案入手,例如改善通風、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這些簡單的策略可能對印度農村地區特別有幫助,在這些地區,由於許多農村社群缺乏檢測和治療的基礎設施,大多數病例和死亡病例都未被發現。

埃默裡大學的賈因說,他一直在為印度多個邦政府提供有關新冠相關問題的建議,他建議透過與當地村委會合作,為潛在的農村浪潮做好準備。他還建議藥房可以介入幫助追蹤農村地區的感染情況。疫苗接種也需要加強,並且應該在大型開放空間(如體育場)進行。蘇布拉馬尼安說,疫苗接種活動目前是唯一一項沒有限制的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