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沒有陰莖骨

交配習性可能有助於解釋這個謎團

以下文章經許可轉載自The Conversation,這是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陰莖骨,或稱作陰莖骨杆,是進化中最奇特和美妙的產物之一。陰莖骨杆是一種額外的骨骼,這意味著它不附著在身體的其他骨骼上,而是優雅地漂浮在陰莖的末端。根據動物的不同,陰莖骨杆的大小從不到一毫米到近一米長不等,形狀也各不相同,從針狀脊柱到叉狀尖頭都有。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海象陰莖骨杆可以很容易地被誤認為是一根2英尺長的棍棒,大約是其身長的六分之一,而環尾狐猴的微小釐米長的陰莖骨杆僅約為其身長的四十分之一。

陰莖骨杆存在於某些哺乳動物物種中,但並非所有物種都有。大多數靈長類雄性動物都有陰莖骨杆,因此人類沒有陰莖骨杆反而很奇怪。在少數特殊情況下,人類男性在其陰莖末端的軟組織中形成了骨骼,但這是一種罕見的異常現象,而不是陰莖骨杆。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我的同事Kit Opie和我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透過研究陰莖骨杆在不同物種中的分佈情況,並結合它們的血統模式(稱為系統發育學),研究了陰莖骨杆在哺乳動物中的發展過程。

我們表明,陰莖骨杆最早在胎盤哺乳動物和非胎盤哺乳動物分裂後進化而來,大約在1.45億年前,但在靈長類動物和食肉動物的最近共同祖先進化之前,大約在9500萬年前。我們的研究還表明,靈長類動物和食肉動物的共同祖先擁有陰莖骨杆。這意味著這些群體中任何沒有陰莖骨杆的物種,例如人類,一定是在進化過程中失去了它。

那麼,動物到底為什麼首先需要陰莖中的骨頭呢?科學家們提出了幾種關於陰莖骨杆可能很方便的理論。在某些物種中,例如貓,雌性的身體在交配後才會釋放卵子,一些人認為陰莖骨杆可能有助於刺激雌性並觸發排卵。另一個,名字有些生動的理論是陰道摩擦假說。該理論本質上認為陰莖骨杆充當鞋拔子,使雄效能夠克服任何摩擦並將自己擠入雌性體內。

最後,有人提出陰莖骨杆有助於延長插入時間,也稱為陰道插入。延長插入時間遠非只是度過美好下午的一種方式,而是一種雄性阻止雌性偷偷溜走並在他的精子有機會發揮作用之前與其他人交配的方式。這個理論給“阻止性行為”這個術語帶來了全新的含義。

我們發現,在整個靈長類動物的進化過程中,擁有陰莖骨杆與更長的插入持續時間(超過三分鐘的任何時間)有關。最重要的是,插入持續時間較長的靈長類動物物種的雄性往往比插入時間較短的物種的雄性擁有更長的陰莖骨杆。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面臨雌性性競爭水平較高的物種的雄性比那些面臨較低性競爭水平的物種擁有更長的陰莖骨杆。

但是人類呢?如果陰莖骨在爭奪配偶和延長交配時間方面如此重要,那麼為什麼我們沒有呢?嗯,對此的簡短回答是,人類並沒有完全進入“長時間插入”的範疇。人類男性從插入到射精的平均持續時間不到兩分鐘

但是倭黑猩猩每次交配大約只有15秒,它們仍然有陰莖骨杆,即使它非常小(約8毫米)。那麼是什麼讓我們與眾不同呢?這可能歸結為我們的交配策略。人類男性(通常)的性競爭極小,因為雌性通常一次只與一名男性交配。也許這種交配模式的採用,加上我們較短的插入持續時間,是陰莖骨杆消失的最後一根稻草。

科學家們才剛剛開始拼湊出這種最不尋常的骨頭的功能。似乎很清楚的是,靈長類動物陰莖骨杆的變化至少部分是由物種的交配策略驅動的。似乎正在浮現的畫面是,在高度性競爭的情況下,當涉及到陰莖骨時,越大越好。

本文最初發表在The Conversation上。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