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進行手術的時間可能會對您的健康產生長期影響。這是研究人員在觀察晝夜節律(身體的內部時鐘)如何影響患者從複雜心臟手術中恢復的結果後得出的結論。
研究作者在觀察了近 600 名接受心臟瓣膜置換術的患者六年之後發現,下午接受開胸手術的患者比上午接受手術的患者健康狀況更好。研究人員發現在術後 500 天內,下午接受手術的患者發生重大心臟事件(例如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或死亡)的風險是上午接受手術患者的一半。
該團隊還對 88 名不同的患者進行了隨機對照試驗,這些患者接受了相同的手術,一半在上午,另一半在下午。他們發現,與上午手術相比,下午手術導致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當血液再次流過心臟修復部分時發生的組織損傷)水平更低。專家表示,這種心臟組織損傷可能導致短期和長期死亡風險更高。結果於週四在《柳葉刀》雜誌發表。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法國里爾大學教授大衛·蒙泰涅認為,該研究的發現表明,調整手術時間安排可以減少損傷或死亡。
蒙泰涅在一份宣告中表示:“減少術後心臟損傷的手術選擇很少,這意味著需要新的技術來保護患者。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是因為損傷背後的部分生物學機制受到一個人的晝夜節律和控制它的潛在基因的影響。”
這些發現是一系列越來越多的證據中的最新證據,這些證據表明,一天中的時間在各種醫療治療的效果中起著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某些疫苗和癌症治療的效果可能會受到治療給藥或藥物服用時間的影響。例如,研究發現,在上午 11 點之前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的患者比下午 3 點之後接種疫苗的患者產生更多的抗體。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科學教授詹姆斯·奧爾塞說:“這項研究強調了晝夜節律生物學的重要性,這種生物學最終開始在科學界獲得認可。” 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這有可能挽救許多生命。這是非常關鍵的,它將晝夜節律從組織的基本概念提升到了在一天中不同時間進行手術的現實世界情景。”
研究作者表示,在本例中,一天中基因表達的差異可能導致一個人的心臟在下午比在上午更快地癒合。
研究人員從隨機對照試驗的 30 名患者的子集中分離出心臟組織樣本。在實驗室測試中,當研究人員模擬手術結束時心臟重新充血的過程時,來自下午手術的組織更快地恢復了收縮能力。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在一天中,近 300 個基因在心臟組織中的表達表現出變異——這可能是組織行為改變的基礎。
最後,科學家們想測試他們是否可以欺騙心肌,使其無論在一天中的什麼時間都以下午的方式癒合。為此,他們選擇了一個在晝夜節律表達中差異很大的基因——上午較高,下午較低——稱為 Rev-Erbα。他們研究了當他們人為地去除小鼠心臟中的該基因時會發生什麼,無論是透過編輯基因組還是給小鼠服用藥物來阻斷其作用。研究人員發現,確實,服用該藥物或基因被去除的小鼠可以從上午的手術(小鼠的上午是夜間,因為它們是夜行動物)中恢復,副作用比平時更少。
因此,開發調節 Rev-Erbα 等基因的藥物可能有助於在手術期間保護人類心臟。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法國里爾大學教授巴特·斯塔埃爾斯說:“人們可以很快想象出一種藥物方法,基本上可以消除上午和下午之間的差異。”
至於患者是否應該改變自己的手術時間這個問題,專家們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即使在我們獲得調節晝夜節律的藥物之前,人們也可以建議高風險患者最好在下午接受手術,” 法國心臟病專家托馬斯·博查頓醫生和米歇爾·奧維澤醫生在週四與該研究一起釋出的一篇社論中寫道。
斯塔埃爾斯認為,目前“完全不可能放棄上午的手術”。但是,如果可以識別出最高風險的患者,“您就不會將他們安排在上午進行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