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早些時候,三隻虎鯨在直布羅陀海峽襲擊了一艘船隻,對其造成嚴重損壞,以至於不久後沉沒。
5月4日的事件是虎鯨 (Orcinus orca) 在過去三年中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海岸附近擊沉船隻的第三次。該地區的虎鯨亞種群於2020年開始騷擾船隻,最常見的是咬船舵。大西洋虎鯨工作組 (GTOA) 的虎鯨研究員阿爾弗雷多·洛佩茲表示,近20%的襲擊事件對船隻造成了足夠的損壞,使其失去行動能力。該組織負責監測伊比利亞虎鯨種群。“這是一種罕見的行為,僅在世界這一地區被發現,”他說。
研究人員不確定虎鯨為何攻擊船隻。洛佩茲表示,有兩種假設。一種是虎鯨發明了一種新的時尚,這是海豚科動物的亞種群眾所周知的行為。洛佩茲說,就像人類一樣,虎鯨的時尚潮流通常由幼年個體引領。另一種可能是,襲擊是對過去涉及船隻的不良經歷的反應。
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第一起已知事件發生在2020年5月的直布羅陀海峽,這是一個船隻交通繁忙的區域。自那時以來,GTOA記錄了505起虎鯨對船隻做出反應的案例。洛佩茲說,有時它們只是接近船隻,只有一小部分案例涉及肢體接觸。在他和他的同事於2022年6月在《海洋哺乳動物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他們編錄了僅在2020年就發生了49起虎鯨與船隻接觸的事件。絕大多數襲擊事件發生在帆船或雙體船上,少數涉及漁船和機動船。船隻的平均長度為12米(39英尺)。相比之下,成年虎鯨的長度可達9.2米(30英尺)。
研究人員發現,虎鯨優先攻擊船隻的船舵,有時會用牙齒刮擦船體。此類襲擊事件通常會折斷船舵,使船隻無法航行。在三個案例中,動物對船隻造成了嚴重損壞,導致其沉沒:2022年7月,他們擊沉了一艘載有五人的帆船。2022年11月,他們導致一艘載有四人的帆船沉沒。最後,在本月的襲擊事件中,瑞士帆船遊艇香檳號不得不被遺棄,該船在被拖到岸邊時沉沒。在所有案例中,船上人員都安全獲救。
2020年,研究人員觀察到九隻不同的個體虎鯨攻擊船隻;目前尚不清楚此後是否有其他個體加入。襲擊事件往往來自兩個不同的群體:一個是由三隻幼年個體組成的群體,偶爾會有一隻第四隻加入,另一個是由一隻名叫懷特·格拉迪斯的成年雌性、她的兩個幼年後代和她的兩個姐妹組成的混合年齡群體。由於懷特·格拉迪斯是最初事件中唯一涉及的成年個體,研究人員推測她可能在某個時候被漁線纏住,使她對船隻產生了不良聯想。洛佩茲說,該地區的其他成年虎鯨也有與船隻碰撞或纏繞一致的傷勢。“所有這一切都讓我們反思,人類活動,即使是以間接的方式,也是這種行為的根源,”他說。
然而,華盛頓州非營利性保護組織野性虎鯨的科學和研究主管黛博拉·賈爾斯認為,所有相關人員的安全獲救表明,這些虎鯨對人類沒有惡意。賈爾斯指出,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人類在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海岸附近無情地騷擾虎鯨,捕獲幼年虎鯨並將它們帶走在海洋公園展示。“這些動物,每一隻都曾被捕獲過一次或多次。這些鯨魚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幼崽被帶走,被裝上卡車運走,再也見不到,”賈爾斯說。“然而,這些鯨魚從未襲擊過船隻,從未襲擊過人類。”
賈爾斯說,雖然伊比利亞半島附近的虎鯨可能正在對與船隻的不良經歷做出反應,但這純粹是推測,將這種動機歸因於這些動物。她說,這種行為似乎是後天習得的,但可能僅僅是一種沒有太多道理的時尚——至少在人類看來是這樣。眾所周知,每年夏天和秋天在華盛頓州普吉特海峽巡遊的南方居民虎鯨的一些成員在1987年夏天將死鮭魚戴在頭上。虎鯨圈子裡似乎沒有明顯的理由流行鮭魚帽,但這種行為傳播開來,持續了幾個月,然後再次消失。“我們不會知道這個種群發生了什麼,”賈爾斯說,指的是伊比利亞虎鯨。
2022年的研究表明,伊比利亞虎鯨的襲擊通常持續不到30分鐘,但有時可能會持續長達兩個小時。德國雜誌Yacht報道,在香檳號事件中,兩隻幼年虎鯨襲擊了船舵,而一隻成年虎鯨則反覆撞擊船隻,船員告訴該雜誌。襲擊持續了90分鐘。
伊比利亞虎鯨亞種群被認為是極度瀕危的,上次在2011年進行全面普查時,僅有39只動物。201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該亞種群跟隨其主要獵物大西洋藍鰭金槍魚的遷徙路線——這條路線使它們與人類捕魚、軍事活動和休閒划船活動密切接觸。洛佩茲說,海事部門建議該地區的船伕減速並儘量遠離虎鯨,但沒有保證可以避開這些動物的方法。他和他的同事擔心,船隻襲擊事件會反過來傷害虎鯨,要麼是因為船伕會猛烈反擊,要麼是因為襲擊本身對動物來說很危險。“它們冒著受傷的巨大風險,”洛佩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