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兩個生日聚會:一個是 4 歲兒童的,一個是 14 歲青少年的。前者讓人想起孩子們大聲唱著“生日快樂歌”,並在“Hokey Pokey”舞蹈中伸出左腳;後者讓人想起青少年們耷拉著肩膀,躲在角落裡偷偷地互相瞥視——即使背景音樂震耳欲聾。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我們的研究表明,孩子們失去唱歌跳舞樂趣的過程與他們理解他人的一個關鍵發展密切相關。簡而言之,一旦我們能夠理解別人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並且可能不同意我們對我們精彩舞姿的看法——我們就會失去我們的表演魔力。
我們測試了理解觀察者想法的能力與表演意願之間的聯絡,對一百五十九名年齡在 3 歲到 12 歲之間的兒童進行了測試。我們首先給每個孩子四個選項,順序隨機:唱一首他們選擇的歌,表演一段他們選擇的舞蹈,在一頁紙上圈出紅色形狀,或在一個正方形中塗色。孩子們必須選擇四個選項中的兩個,當場在我們面前完成。前兩個任務是我們的表演任務,由於唱歌和跳舞必須在沒有任何音樂伴奏的情況下完成,因此更加困難。後兩個任務是我們的“對照”任務,我們故意讓它們變得無聊,看看年齡較大的孩子是否仍然會選擇這些任務,而不是選擇表演的恐懼。
不同年齡段孩子之間的差異甚至讓我們感到驚訝。雖然約 31% 的 3 歲兒童選擇唱歌和跳舞,但沒有一個 11 歲或 12 歲的孩子這樣做。或者換句話說,雖然只有 6% 的 3 歲和 4 歲兒童選擇避免唱歌和跳舞,但近 75% 的 11 歲和 12 歲兒童選擇避免兩者。是的,12 歲的孩子寧願圈出形狀和塗色,這些任務他們通常認為適合小孩子,也不願冒著跳 Macarena 或高唱 Taylor Swift 的風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什麼偏好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接下來,我們使用一項衡量“心智理論”的任務來衡量孩子們是否意識到其他人可能會評價他們的表演——或者我們理解他人擁有與我們不同的思想和觀點的能力。孩子們聽了一個關於一個名叫莎莉的玩具娃娃的故事,她把一輛玩具汽車放在一個籃子裡並離開房間;另一個娃娃安妮,然後在莎莉沒有看到的情況下把車移到一個盒子裡。然後孩子們被問到莎莉回來時會在哪裡找她的娃娃。那些具有心智理論的人明白莎莉會在籃子裡找,因為他們明白他們擁有莎莉沒有的知識。那些缺乏心智理論的人會猜測莎莉會在盒子裡找,因為他們缺乏意識到莎莉不分享他們的知識和世界觀的能力。
誰猜對了?絕大多數是年齡較大的孩子。3 歲和 4 歲的孩子不太可能猜對,而 11 歲和 12 歲的孩子幾乎總是猜對。最重要的是,心智理論的這種發展性提高與孩子們唱歌跳舞的願望呈強烈的負相關:孩子們在我們的心智理論測試中得分越高——孩子們越理解別人可能對他們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他們就越有可能拒絕表演。而且這種趨勢在我們的最小參與者中也成立:心智理論更發達的 3 歲和 4 歲兒童更可能避免唱歌和跳舞。
我們的資料排除了對我們表演迴避模式的一個顯而易見的替代解釋,任何與社交笨拙的青少年或少男少女互動過的人都熟悉這種解釋:隨著孩子們進入青春期,他們會經歷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會降低他們表演的意願。然而,我們的結果表明,遠離表演的轉變早在 4 歲就開始了——早於孩子們進入青春期——這表明這些與青春期相關的變化不太可能解釋我們的結果。
雖然我們的調查止步於 12 歲的孩子,但我們對成年人的隨意觀察表明,拒絕唱歌跳舞的傾向在青春期後仍然存在(尤其是在沒有酒精的情況下)。我們拒絕表演會失去什麼?研究表明,唱歌和跳舞等活動與健康和幸福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定性方面:你見過比 4 歲的孩子高唱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中的“Let It Go”更快樂的人群嗎?我們的結果表明,成年人可以向孩子們學習,放開自己,走到舞池中。
您是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讀過最近發表的同行評議論文,並想撰寫相關文章?請將建議傳送給“Mind Matters”編輯 Gareth Cook。Gareth 是一位普利策獎獲獎記者,是 Best American Infographics 系列叢書的編輯,您可以透過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聯絡他
@garethid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