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與親人重聚時會哭泣,聽到好訊息時會尖叫,並捏可愛嬰兒的臉頰。然而,為什麼這些積極的體驗會引起這些“消極”的反應呢?新的研究表明,我們這樣做可能是為了讓自己冷靜下來,以便更好地應對情況。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 Oriana Aragón 和她的同事調查了 143 名成年人,瞭解他們對好壞經歷的反應傾向。然後,他們向受試者展示了嬰兒的照片,這些照片的“可愛程度”各不相同,這是基於早期的研究,該研究表明,如果嬰兒的臉頰和眼睛較大,下巴和鼻子較小,則被認為更可愛。研究人員隨後詢問受試者對嬰兒的感受以及他們想如何與嬰兒互動。
Aragón 和她的同事發現,嬰兒越可愛,受試者在看到他們的照片時就越有可能被積極情緒淹沒。受試者也更可能想要對更可愛的嬰兒表現出“嬉戲的攻擊性”,例如,捏他們的臉頰。在一項後續研究中,Aragón 發現,當受試者表示他們想要對可愛的嬰兒表現出嬉戲的攻擊性時,他們平靜下來的速度更快——與不想表現出嬉戲的攻擊性的受試者相比,他們在幾分鐘後變得更加情緒中性。“我們首次證明,這些消極的表達可能有助於調節壓倒性的積極情緒,”Aragón 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是,我們為什麼要調節我們的積極情緒呢?研究表明,感覺“過於積極”會干擾決策,並導致人們忽視環境威脅並衝動行事。因此,如果一位父親在看到他可愛的女兒時欣喜若狂,感到有必要啃咬她的腳趾,那麼這種反應最終可能符合他們雙方的最佳利益。“如果這些表達能夠讓不知所措的成年人冷靜下來,那麼這些表達對嬰兒是有益的,”Aragón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