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弗倫奇,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心理學教授,解釋說
雖然陰謀論有時可能基於對證據的理性分析,但大多數時候並非如此。作為一個物種,我們最大的優勢之一是能夠在我們周圍的世界中找到有意義的模式並進行因果推斷。然而,有時我們會看到並不存在的模式和因果聯絡,尤其是在我們感覺事件超出我們的控制時。
陰謀論的吸引力可能源於許多認知偏差,這些偏差是我們處理資訊方式的特徵。“確認偏差”是最普遍的認知偏差,也是相信陰謀論的強大驅動力。我們都有自然的傾向,即更加重視支援我們已經相信的事物的證據,而忽略與我們的信念相矛盾的證據。經常成為陰謀論主題的現實世界事件往往本質上是複雜且不明確的。早期報告可能包含錯誤、矛盾和歧義,那些希望找到掩蓋證據的人將專注於這些不一致之處,以支援他們的主張。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比例偏差”,即我們天生傾向於假設重大事件有重大原因,也可能解釋了我們接受陰謀論的傾向。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對約翰·肯尼迪總統是精神錯亂的獨狼槍手的受害者的想法感到不舒服,並且更容易接受他是大規模陰謀的受害者的理論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相關的認知偏差是“投射”。認可陰謀論的人可能更傾向於參與陰謀行為本身,例如散佈謠言或傾向於懷疑他人的動機。如果您會參與這種行為,那麼其他人也會這樣做似乎很自然,從而使陰謀顯得更合理和更普遍。此外,強烈傾向於陰謀思維的人將更可能認可相互矛盾的理論。例如,如果您認為奧薩馬·本·拉登在美國政府正式宣佈他死亡的許多年前就被殺害了,那麼您也更可能相信他還活著。
以上任何一點都不應表明所有陰謀論都是錯誤的。有些可能確實被證明是真的。重點是,有些人可能傾向於發現此類理論具有吸引力。問題的關鍵在於,陰謀論者並不真正確定事件的真實解釋是什麼——他們只是確信“官方說法”是一種掩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