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個資訊時代,前所未有的資料量觸手可及。我們對未出生的孩子進行基因檢測,以應對最壞的情況。我們定期進行癌症篩查,並透過手腕和手機監測我們的健康狀況。我們只需採集唾液樣本,就能瞭解我們的祖先關係和基因易感性。
然而,有些資訊是我們許多人不想知道的。柏林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的格爾德·吉格倫澤和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的羅西奧·加西亞-雷塔梅羅對德國和西班牙的2000多人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可以的話,90%的人不想知道他們的伴侶何時去世或死因是什麼。87%的人還表示不想知道自己死亡的日期。當被問及是否想知道他們是否以及何時離婚時,超過86%的人表示不想知道。
相關的研究也指向類似的結論:我們常常寧願避免瞭解可能給我們帶來痛苦的資訊。投資者不太可能在市場下跌的日子裡登入他們的股票投資組合。一項實驗室實驗發現,被告知他們的魅力不如其他參與者的受試者願意花錢不瞭解自己的確切排名。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更重要的是,人們甚至會避免瞭解與其健康相關的某些資訊,即使擁有這些知識將使他們能夠找到治療方法來控制症狀或進行治療。正如一項研究發現的那樣,只有7%的亨廷頓病高危人群選擇瞭解自己是否患有該疾病,儘管基因檢測通常由醫療保險計劃支付,並且這些資訊對於緩解這種慢性疾病的症狀顯然很有用。同樣,一項實驗室實驗的參與者選擇放棄部分收入,以避免瞭解可治療性傳播疾病的檢測結果。當疾病症狀更嚴重時,這種迴避行為甚至更強烈。
現在在西北大學的艾米麗·何和她的同事最近開發了一個量表,用於衡量人們對潛在不愉快但也有潛在用途的資訊的相對厭惡程度。(您可以在這裡瞭解您自己迴避資訊的傾向。)研究人員向380名參與者展示了各種情景,旨在測試他們在三個領域(個人健康、財務和他人對他們的看法)的知情意願,每個情景都呈現了參與者可能獲得有利或不利結果的可能性。情景包括受試者瞭解自己患某種疾病的風險、瞭解他們錯失的投資機會的業績,以及瞭解他們所做演講效果的真相。
嚴重厭惡資訊的人是少數,儘管數量可觀:平均而言,參與者報告說,他們肯定或可能不想收到此類資訊的情況佔32%。約45%的人會避免瞭解他們過去選擇更賺錢的投資基金本可以獲得多少收益;33%的人寧願不知道別人在形容他們“古怪”時是什麼意思;24%的人不想知道朋友是否喜歡他們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對方的書。
研究人員還記錄了參與者的個人特徵,其中一些特徵被證明是重要的變數。雖然人們迴避資訊的程度與性別、收入、年齡或教育程度無關,但外向性、責任心和對新體驗的開放性較高的人更傾向於尋求此類資訊。與此同時,神經質得分較高的人則表現出相反的傾向。(在那些更願意接受此類資訊的人中,通常至少有一個領域他們選擇保持不知情。)在第二項研究中,參與者在相隔四周的時間裡對同一系列情景進行了兩次評分。他們的回答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
不出所料,何和她的團隊發現,迴避資訊的動機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在他們的一項實驗中,參與者完成了關於知識迴避的初步調查。兩週後,他們可以選擇訪問一個網站,該網站包含潛在有價值的資訊,但他們可能會覺得了解這些資訊很痛苦。例如,一個網站比較了各行業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工資。另一個網站包含關於個人倦怠風險的健康資料。初步調查測得的參與者迴避資訊的傾向與迴避此類網站有關。
這項總體研究表明,有意無知是一種普遍的偏好,不僅與痛苦的訊息和事件(如死亡和離婚)有關,也與令人愉悅的訊息和事件(如出生)有關。當吉格倫澤和加西亞-雷塔梅羅詢問他們2000多名參與者是否想了解積極的生活事件時,大多數人寧願無知也不願知情。超過60%的人表示不想知道他們的下一個聖誕禮物。約37%的人表示,他們寧願不瞭解未出生孩子的性別。這個結果可能與失望的可能性有關,但這項研究表明,更大的問題是人們享受懸念。
當然,如果資訊迴避使我們無法瞭解有助於我們做出更明智選擇的事情(例如,關於我們的健康或財務的選擇),那麼資訊迴避可能成為一個問題。但是,拒絕瞭解可用的資訊確實使我們能夠避免瞭解未來可能造成的某些痛苦,並享受愉悅事件帶來的懸念感。“可能”似乎有一些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