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2年12月7日至2016年2月16日期間,德克薩斯州處決了534名囚犯,其中417人發表了最後陳述。今年一月,德國美因茨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的心理學家薩拉·希爾施米勒和鮑里斯·埃格洛夫在《心理學前沿》雜誌上發表了他們對大多數陳述的評估結果,他們使用了一個名為“語言調查和詞語計數”的計算機文字分析程式進行分析。最大的發現是積極情緒詞語(9.64%)和消極情緒詞語(2.65%)的平均百分比之間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這算多嗎?
為了找出答案,心理學家將這些資料集與廣泛的書面來源進行了比較,包括科學文章、小說、部落格和日記,這些來源由23,173人撰寫,超過1.68億個單詞。每個條目的積極情緒詞語的平均值為2.74%,統計學上顯著低於囚犯的平均值。事實上,這些死囚比被要求思考自己的死亡並寫下想法的學生更積極,甚至比試圖或完成自殺並留下遺書的人更積極。這意味著什麼?
希爾施米勒和埃格洛夫認為,他們的資料支援了恐怖管理理論(TMT),該理論認為,意識到我們的必死性會導致無意識的恐懼,“更多地使用積極情緒詞語可以作為一種保護和防禦對自身被思考的死亡的死亡凸顯的方式。” 但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為什麼囚犯的陳述與自殺未遂者和自殺成功者的陳述之間存在差異呢? 那些即將自殺的人肯定也會對即將到來的自我毀滅感到同樣恐懼。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情境是這裡的關鍵。“稍微改變一下情境,在人類行為研究中通常會得到非常不同的結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家弗蘭克·J·蘇洛威在透過電子郵件回覆我對TMT的疑問時告訴我。“像這樣的理論真正棘手的地方不是如何處理統計上的反駁,而是如何處理所謂的統計上的證實。這個問題以前在精神分析方面出現過,[德國出生的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和其他人後來寫書表明,那些熱衷於精神分析的信徒在檢驗他們的精神分析主張時,系統地未能考慮到除了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正在檢驗的理論之外,還有哪些其他理論也會被同樣的證據證實。”
TMT 的替代方案是我們可以稱之為情緒優先理論(EPT)的理論。面對死亡會將一個人的思想集中在生命中最重要的情感上,其中兩種是愛和寬恕。愛是人性的情感特徵,非常強大,可以用神經化學相關物(如催產素和多巴胺)來追蹤。事實上,正如羅格斯大學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在《愛的剖析》(W. W. Norton,2016 年)修訂版中認為的那樣,愛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情感,它會像巧克力和可卡因一樣令人上癮。
在這種 EPT 的替代背景下,我對所有 417 份死囚的最後陳述進行了我自己的內容分析。我發現 44% 的人要麼為他們的罪行道歉,要麼請求在場的家屬寬恕,而 70% 的人使用了熱烈的愛的語言。例如
致我的家人,致我的媽媽,我愛你們。
感謝大家的愛與支援。你們都要堅強,感謝你們向我展示愛,教我如何去愛。
我想告訴我的兒子們我愛他們;我一直愛著他們。
我想向我的家人和親戚表達我的愛,感謝你們給予我的所有愛和支援。
正如海洋總是迴歸自身一樣,愛也總是迴歸自身。
這些人不僅沒有被死亡的前景嚇倒,他們中的 40% 表示他們期待來世,用“回家”、“去更好的地方”和“我會在那裡等你們”等話語來表達。TMT 的支持者反駁說,恐懼是無意識的,透過積極情緒和來世信仰的表達來揭示。但難道不應該更明智地推測,人們在臨死前的幾秒鐘內說的是他們內心真實感受和相信的事情,然後根據最重要的事情來優先考慮這些情感和想法嗎? 你會說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