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奧蒂斯,圭爾夫大學(位於安大略省)的環境生物學教授,研究蜜蜂行為、生態學和進化,對此進行了解釋。
蜜蜂嗡嗡叫有兩個原因。首先,許多物種快速的翅膀拍打產生風振動,人們聽到的是嗡嗡聲。蜜蜂越大,翅膀拍打越慢,產生的嗡嗡聲的音調越低。這是一種翅膀拍打的現象,並非蜜蜂特有——一些蒼蠅、甲蟲和黃蜂的飛行也會因翅膀拍打而發出嗡嗡聲。
此外,一些蜜蜂,最常見的是熊蜂(Bombus屬),能夠在訪問花朵時振動它們的翅膀肌肉和胸部(身體的中間部分)。這些振動將花粉從花葯上抖落到蜜蜂的身體上。然後,一些花粉會被沉積在蜜蜂訪問的下一朵花上,從而實現授粉。蜜蜂將剩餘的花粉梳理到特殊的攜粉結構(大多數蜜蜂的後腿上),並將其帶回巢穴餵養幼蟲。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當熊蜂振動花朵以釋放花粉時,相應的嗡嗡聲非常響亮。蜜蜂(Apis屬)不具備振動授粉的能力,通常在花朵上覓食時很安靜。順便說一句,有些花朵已經適應了能夠“振動授粉”的傳粉者的授粉。西紅柿、青椒和藍莓都有管狀花葯,花粉在管內。當蜜蜂振動花朵時,花粉會從管狀花葯中掉落到蜜蜂身上。因此,熊蜂給這些作物授粉比蜜蜂效率更高。�